孟凡成挂断电话,让心情任意的低落。出租车上的空调使劲的吹着冷风,把他身上还残留着的田媛的体香吹进自己的鼻息中。他不自觉的吹起口哨,旋律不算悠扬,但和他的心境却是十分的相符。
一上午孟凡成都呆在青藤公司里,忙着给李炳超制定新徐福的发展规划。林素梅去广东出差,估计马上也就要回来了。施歧山现在负责青藤和徐福啤酒厂的日常事物,林素梅其实就是不在也没有问题,她现在最多也就是财务总监的职责,没事的时候就帮助财务科统计一下账目。
这些日子,徐福啤酒的销量,没有受到范宁的宏宁公司的影响,销售成绩正在逐渐的提高。而银麦这样的啤酒厂虽然加入了价格战,但由于徐福啤酒由于安全酒瓶的事情赢得了好口碑,销量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
在范宁签订委托书给孟凡成后,现在宏宁又理顺了销售思路,收回下面的销售点,从徐福酒厂直接批发啤酒的权利,让宏宁也消除了危机。这些都是潘虹和施歧山的功劳,孟凡成想先从徐福啤酒厂的股份中,拿出百分之十,奖励这些中高层领导,加大他们的积极性。
潘虹在孟凡成的授意下,正在跑范宁手上将近两千万的徐福酒厂原始股的抵押贷款。也难怪对手想至范宁于死地,这两千万的原始股,要是再过几个月出手,估计价值最少翻十倍,那将是两亿的资产,放在谁手中,都是一笔巨款。
可是现在这些股票在潘虹的手中,却似乎是一文不值,跑了几家银行,都不愿意放出贷款,因为在银行的心目中,徐福纺织总厂就是一块烂肉,连苍蝇都不愿意钉在上面。要是有人愿意收购,他们愿意把纺织总厂抵押给他们的一千万原始股,也卖出去。
不过孟凡成示意让潘虹去跑这笔贷款,不是真的希望把它们抵押出去,而是在试探一下,看人们是否认识到原始股的价值,要是人们还是停在老思维上,那么想收购宏宁销售公司的人,一定是田媛背后的神秘人。
施歧山是这些日子第一次见到孟凡成,看着他嘴角冒出的细密的胡须,感觉他这次终于像一个大人的模样了。
在孟凡成制定好新区规划后,施歧山才出现在他的面前。他把以徐福啤酒厂和怀远为抵押,向银行拆借两千万的事情和他说了一下。
施歧山没有反对孟凡成的做法,现在徐福啤酒厂,早已经不是几百万的产值了,拆借这笔钱应该不是问题。他原来以为孟凡成拆借这笔钱是为了上马酒业公司的事情,不过他认为现在成立酒业公司的做法还太早,才上马的生产线完全可以应付现在的销售情况。何况要是生产白酒,徐福酒厂根本没有认知度,销路一定不够好。
“徐福啤酒厂我现在并不打算再扩建,而是拆借另作它用,入股费翔将要成立的建筑集团。我们将以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入股,等他们资金周转开了,我们再出售百分之五的股份给费翔,最后我们只是占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这样我们虽然无法控股费翔建筑集团,但也有利于青藤公司产业群的发展。”孟凡成揉着太阳穴说着,整个新徐福的规划,让他是绞尽脑汁。
施歧山有一定的商业头脑,他知道这几年建筑业一直是徐福外出务工的主力,而且建筑业来钱也快,把资金投入进去,也是合适的。但他不明白,为何孟凡成放着怀远马上要上马的仓储业务不做,却又转向了费翔那里。
“那才成立的怀远仓储物流不做了吗?那可是你最初的想法!”施歧山不解地问着。
孟凡成摇摇头说:“做,但要等一等,因为市委书记陈明马上要筹建新徐福发展计划,这是建筑业发展的大好机会,而且李叔也是希望先全力支持陈明书记的。”
“既然这样,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施歧山知道里面的猫腻,这也是一种政商的联姻,虽然他不知道新徐福具体的规划是什么,但这对在徐福有着良好资源的孟凡成和费翔来说,的确是非常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