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书随着水军军报被信鸽飞快送到了番禺的平越将军府。杨明轻抚血书悲怆道:“难民何罪?受此苦难,皆是本刺史之过。”此言外传后,难民一词流传后世。
杨明随即以白衣替换下蓝色布衣,下令将军府及刺史府门外竖白幌,以缅怀暴乱中死去的难民。又将血书抄写多份,传阅各郡县,血书原件在百货市场张榜。
数日后,飞龙校尉张的飞虎战船队主力开赴北部湾,进驻吉婆岛。九月底,水军登陆吉婆津,将方圆二十里划为难民安全区,由水军提供食宿及负责外围安全,不允许士军或叛军接近。蓝色方形军旗飘扬的安全区吸引了交趾郡各县难民陆续投奔,众多难民拖儿带女、携老协幼地蜂拥而来,十余日后竟聚拢了三万余难民。水军武装了二千难民精壮男子建成自卫队,保障安全区内的治安。
另外,护军校尉丁奉的突豹战船队分别在九真郡的无编、安南郡的朱吾建立了同样的难民安全区。
交趾等地因暴乱停办的学堂,重新在安全区内复堂。朗朗读书声加上缕缕炊烟,为简陋的安全区带来股股生机。安全区内的难民会依据居住帐篷位置被划分区域,千人一区。各区域选出区长管事等数十人,负责管理所辖区域的难民。难民们也不是游手好闲的,需要在闲时由管事带领下,参加简单的手工劳作,比如制作各色民用的棉衣棉被或蓝色军服等日用工业品。
各区完成劳作任务后,他们会轮流被安排到饭堂开饭。用饭时,他们都需要接受英姿飒爽的交州军医护营女兵举办的宣讲会及图片展示会。宣讲的都是交州各种政策,展示会的图片都是彩色图画。这些图画由京城洛阳鸿都门学请来的首批学生所画,内容皆是台湾县的岛屿海景及田园风光。
鸿都门学因被天下士人及儒士强烈反对,他们的学生在各州郡都受到排挤,大部分都只好留在宦官势力最大的京城任职。毕竟官少人多,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困难,为宦官们带来不少烦恼。象杨明这种主动分担就业困难的地方刺史少之又少,所以王甫、张让等宦官高兴地任由交州代表习贵亲自挑选学生。这批以画家关月、张千为首的古代艺术家到达番禺后,杨明设邀款待,特设立礼乐府安置,任命他们为巡察使。他们职责是巡察交州各郡县,用他们的文字或画画反映当地人文风情,督察当地官吏。礼乐府隶属部郡国从事。
安全区的图片正是由关月、张千等人所画,碧海银沙的海景及风光旖旎田园,吸引了众多难民向往。于是一户户难民挤满一艘艘驶往台湾县的商船,依依惜别那逐渐远离变小的故乡土,满怀信心地到异乡开拓他们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