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国-第十三章 这个冬天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我的祖国> 第十三章 这个冬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这个冬天(1 / 2)

“养一匹军马的成本是一个人的四倍。知道为啥不?因为军马餐餐吃豆子!”

——这个冬天,军营里怪话满天飞。

——————————我是分割线——————————

步兵126师最后一个连队抵达驻地的第二天,高原的雪季就来临了,真的很是幸运。虽然祖国的士兵们从来不会对命令有什么疑惑,不过如果因为紧张的局势而不得不冒着被风雪围困在恶劣的野地里的危险行军最终导致士兵的牺牲,作为领导的我们,仍然会面对深深的自责。战士们在战场上浴血牺牲是他们的职责,而减少他们的牺牲则是领导们的职责。我不想渎职,所以我很庆幸。

雪,好厚的雪。

象泉河,这条滋润养育了古代古格王国的河流,现在也只是默默的沉寂在冰冷的河床上。站在札达县城象泉河畔的土林上,看着下面冰封的河流,寒风沿着风口冷冷的刮过,将土林上的几棵狼牙刺压得更加的低,本就只有半米来高的灌丛被压得几乎贴着地面,半山坡上的积雪被风剥干净了几大块,远远望去便像隔壁二麻子家那小子的瘌痢头。不好看,这是步兵344团团长刘一舟中校的看法。我也一样。

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刚停下,被大雪逼着窝在古格地区札达县城室内两天的344团战士们终于能够走出营房,开始他们的高原适应性训练。刚开始自然不会有什么高强度的锻炼,这些自然有那些常年驻扎在中印边界来自52山地旅的专家们进行训练指导,师团领导倒是没有什么需要操心的——全师各级指战员都参加训练呢,听着52山地旅同志的口令进行恢复性训练。夜晚各级指挥官还得要参加高原作战培训班。虽然是临阵磨枪吧,不过不快也光不是?而由于大雪封山,就算有临时指派的师参谋长也不可能抵达师部,我还得要继续担任我的代理参谋长职务,一时间是忙得脚不沾地,平均每日睡眠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不过刚进入高原地区,部队里大部分人都失眠了,大伙都是靠着安眠药的帮助才能入睡几个小时,所以这也不算什么大事。不过看着每日里出操时候指战员们的黑眼圈,我实在是担心本部队还能剩下多少的战斗力。看着战士们裹着厚厚的军大衣打着哆嗦,冻得红扑扑的脸上被高原阳光和寒风一同摧残出的脱皮,呼出的热气在眉毛胡子上留下的冰渣子,心疼啊。

不过高原作战,我和其他指挥员们一样,都还是学生。所以只能每日里催逼炊事员同志们翻着花样给战士们弄好吃的。不过这一点也很难实现——脂肪类食品会加剧高原反应。所以猪肉等高脂肪的肉类食品在每日的餐桌上只能有极小的分量,这一点是写在《高原作战注意事项》里面下发了全师的,所以战士们也没有什么怨言,而低脂肪的鸡肉鱼肉等食品倒是分量很足,可惜都是罐头。老实说一句,咱共和国可真的没有亏待过自己战场上的士兵们,虽然有人总拿美国人的战地大餐来作为比较,但是您也得看看共和国的现实不是?战场上的中国士兵的食品配给在全中国范围来说绝对是排得上号的,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不过也算得上很好的了。从围困长春时候战壕里面能吃到饺子就可见一斑。这会儿步兵126师的补给是按照共和国野战b口粮的档次来配给的——每个士兵每日食物消耗标准如下:300克鸡肉罐头两听、150克沙丁鱼罐头两听、米饭2斤(或等量其它淀粉类食品)、咸菜若干、黄豆若干、200克包装巧克力一块、不知什么牌子老酒2两、上海大白兔奶糖5颗、5克茶包3个、牛油一小块、盐一小包、口香糖5片、本来应该还有4支香烟的,可惜香烟产生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气的250倍至300倍,大量抽烟会明显加重高原反应,所以每人每天只有2支香烟的供给。这样的水准,再苛刻再人道的国学家们也不可能指责什么了吧?

但是教官们要求遵循的“高植物蛋白食品”原则可苦了我们的炊事员同志们,高原、大雪,每天餐桌上那满满一大盆的黄豆,实在是让人反胃,一天两天还好,至少有点新鲜的感觉,不过数个星期这么吃下来,实在让人反胃,按照战士们的说法,那就是“吃得比马好,干的比马少”,“吃出了任劳任怨的革命觉悟”,实实在在的怪话。这些自然是由政委们解决。炊事员们也绞尽脑汁的用黄豆换着花样,蒸炒焖炸,十八般武艺齐出,仍然不能改变什么。

“黄豆,又见黄豆。”这就是每天餐桌上战士们的心态,没办法,咬牙坚持吧。然后成天鸡肉罐头鱼肉罐头吃下来,让习惯了中华美食的战士们郁闷不已。

郁闷归郁闷,饭还是得吃,这些都是小事情,咬咬牙也就过去了。不过步兵126师344团的军心居然有了动摇,这可就是大问题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