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的孩子-第28章 翻山越岭 (3)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其他类型>黄石的孩子> 第28章 翻山越岭 (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章 翻山越岭 (3)(1 / 2)

霍格一直拖到新年才起程。他在等机动车和好天气。那些年纪大的孩子记得他曾经拼命地到处找卡车,什么样的车都行,因为山里下雪以后就会更需要机动车。尽管霍格说在大冬天带着一群孩子长途跋涉已经非常困难了,带太多的机器设备更是极大的负担,但是清单上要带的设备的数目仍然在一天天增加。另外,除了天气,还有强盗的问题。值钱的机器很有可能会引来强盗抢劫。

棉纺机可能要被转移的传闻引起周边的合作社争夺机器的竞争,但霍格拒绝了所有提出要购买机器的请求。不管怎么样,他必须保证这台机器一直工作到学校完全转移之前,以防止引起当地驻军的警觉。他派郭师傅去西安买原棉和机器配件,以保证机器转移到山丹后能很快重新投入生产。马匹短缺意味着他们要找更多的骡子,而且为了准备在山区长途跋涉,他们给骡子多喂了一些饲料。

随着旅途准备工作的进行以及双石铺地区形势的恶化,使得原先反对转移的那些学校员工的想法慢慢转变。1945年1月17日,霍格写信告诉艾黎说现在所有的人都想来了:“每个人都在称赞(转移的计划)。教音乐的周老师也想一起走,大家都想一起走,甚至工程师杨胖子对此也很热心。”

在他给艾黎的最后一条消息中,他说:“我们马上就准备出发了。我们会依次带过去铣床、龙门刨床……学校里的车床、一些轴承和滑轮、一台柴油机、鲍勃·纽厄尔从成都带回来的针布和一台缝纫机。我想我们可以带上这些,但不敢肯定。”男孩子们做了最后一次检查。30个人里面有两个人查出身上有虱子——每个人身上一只,霍格记了下来。这是卫生标准上的一次胜利,于是每个人都发了两件新衬衣。出发的前一天,他们通知了那些先前为了逃避征兵躲起来的孩子,给他们最后一次加入此次旅程的机会。有几个人做了响应。

大约是在1月20日,5辆由骡子、马拉着的板车、一辆卡车、30个男孩、校长和3个教工趁着黎明之前离开了培黎工业合作学校,向着山里进发。他们沿着一条山路越爬越高。那条路到了最高点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时,已经只剩一条泥石小道了。周围都是海拔5000多米的山。越到山上,雪下得越大。他们预计10周以后,也就是3月底到达目的地。

尽管霍格雇用了手推车,但在学校人员和设备转移中起了最大作用的还是那几辆装了充气轮胎的大板车。这些车每辆大约能承载两吨的设备。最小的孩子坐在卡车上,躲在盖货物的防水油布下面。另外的孩子步行,轮换着在板车上坐一会。

除了恶劣的天气,以及他们必须要去向穷困的农民买些少得可怜的食物外,最大的困扰就是强盗。这个季节强盗横行,行进比较慢的队伍最有可能在恶劣的天气遇上埋伏的强盗。对于这个危险,霍格一直都有心理准备。

部队和镇上的人很快就会发现学校里的人逃走了。第一天他们这队人进山只走了大约19公里。幸好当时天气恶劣,山里的地形又复杂,免去了他们被追捕的危险。随着山路绵延起伏,周围不再是小山丘,而慢慢变成了大山脉,但不管到哪里,雪都下得特别大。第二天晚上他们到达了一个小村子,霍格给大家分发羊毛裹腿。好多学生当场就表示不要,因为他们觉得腿上裹着这个让他们看起来又丑又奇怪。这时候一两个孩子折了回去,离开了霍格和另外27个学生,还有霍格那一堆宝贵的机械设备。

在给家里的一封信中,霍格这样描述行进过程中的艰辛:“整整5天时间我们在山里只走了57公里,而且两辆板车还翻了车!在冬天这样的时候爬山真是糟糕透了,特别是今年冬天还是20年来最冷的冬天!(从你的信里看得出你们也一样难熬。)现在路上积满了冰雪。”

一辆板车从路边翻到了山沟里,连带着马匹和上面装载的设备也掉了下去。所幸走在车旁边的孩子们及时躲开了;另一辆车也翻了,但他们及时把它扶正,保住了货物。那是在前半段路程中遇到的唯一一次意外。路上也没有见到强盗的踪影。

霍格的其中一个孩子在多年后又回忆起那段经历。1942年到双石铺学校的时候,范文海才14岁。他还记得当时刚到学校第一次见到校长,领了毯子和棉被的情景。他就是当年参与转移的几个年长的孩子之一。现在他已经80高龄了,退休后在河南孟县养老。

范文海说:“我们当时走得非常艰难,马匹也是,经常打滑。我们就坐着卡车,但有时没办法我们也只好下来徒步走。没走几天我们就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我们从不在野外睡觉。沿途的农民经常给我们吃的,也让我们借宿。于是我们就常常在农民的外屋里过夜。”

12天以后,他们到达了一个叫天水镇的山镇。一年前霍格曾经来过这里,他当时是为了视察当地的一些小型合作社工场。他在新闻稿里报道说这个小镇和当地的居民与外界生活完全不是同一个时代。

一走进这里,旅行者就好像回到了1000年前。一条长长的泥路歪歪扭扭地穿过10道窄窄的山门;一队骆驼浩浩荡荡地沿着山路下来,骆驼背上驮着从库库诺尔(西北地区对青海省的传统称呼)来的盐、从蒙古来的羊毛或者从西宁来的干果。街的两边是小小的集市。一个穿着山羊皮长袍的黑胡子伊斯兰教徒正把他的脚放到炭火上取暖。他的墙上挂满了老虎、豹子、狼和狐狸的皮毛。这些皮毛都涂上了从森林里来的古老的药水。皮毛商的隔壁是一家家具店,阳光照得那些精心抛光过的黑漆家具闪闪发光。更远点的地方一位卖草药的巫师坐在他那堆奇奇怪怪的货物旁边,那些货物里有山里挖来的树根、螃蟹、野兽的獠牙、乌龟以及一些说不出口的稀有动物的器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