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商-八、义成倡建同乡会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其他类型>汉商> 八、义成倡建同乡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八、义成倡建同乡会(2 / 2)

“王会长,你是不是找贵同乡同行讲讲,还我货物。我倒不在乎值多少钱,主要洗掉晦气啊!这些品类才开始贩卖就失手,真不是好兆头!”

“这人不好说话的,连同乡会也不肯参加,还说风凉话……咳,你也为难,我懂,不追回也是窝气,太认真吧,顾虑他是地头蛇……行,我给你去打招呼……”

义成找沈耀先委婉地说了半晌,对方并不买账。

“你又不是徽帮会长,找你传话干什么?我倒要问他,胡乱诬枉人还想不想在汉正街做生意了?”

“沈老板,他一个外乡人如果没有真凭实据绝不敢惊动你的,你看吧,芳芳写有东西呢!”说着,义成摊开“具结”推给沈耀先,见他要揉碎,说:“一共两份,这是副件,还有份原件在鲍老板手里捏着。”瞧他愣怔了,义成解释鲍玉波一番苦心:“他当然知道强龙不压地头蛇这句古训,正因为尊重沈老板,明白主要问题不在沈老板身上,所以,他没仗着徽帮同乡会势力,也没上告夏口县衙,但是,因为讲禁忌,让我出面带和来……”这番不硬不软的话语,咽得沈耀先无言以对,口里骂着:“我真倒血霉,遇上这麻烦,谁知道是他妈这回事!”终于答应退还茶叶和芝麻。

事后,左思右想,恨上王义成。他不出面,谅鲍玉波也不敢找他要还货物,就算徽帮同乡会势力再大,又能把爷爷怎样?他的堂客彩云,常同我那苕婆娘套近乎,叙家常,有时我俩呕气假装劝解,实际是看笑话,外带打听生意上动静。这次茶叶和芝麻的事,虽说我连苕堂客也瞒起,可能还是让彩云那妖精闻到气味。能在龙家巷找到芳芳,把“案情”做得那般扎实,肯定姓王的在后面出了主意,出了力气。他小子害了人,还来讨好卖乖呢!沈耀先决计瞅机会报复义成,还要绕几个弯子,让他“脚痒在鞋子里拱”,也充充好人。

于是,他请常为自家夯货的余幺去许福饭店里“闹台子”,姓许的必然投诉王义成。这个同乡会长敢出面处理,得罪了洪帮,够他喝一壶。如若不敢帮忙,这同乡会会为人瞧成“聋子的耳朵,一个摆式”,能维持下去吗?意想不到的是,许福打出黄岗麻城同乡会牌子说事,这个蠢货真给我帮了大忙啊!给余幺出主意,要王义成到望江楼“喝讲茶”,不破费成百上千两银子,也打他个半死不活!为了看笑话,沈耀先自愿充当两边“中人”“说和”。

沈耀先所设计策,不唯没害着义成,倒是提高同乡会的威信,成全他做了几桩好事。

武汉虽说四面是水,隔三岔五失火,仅明清两朝大火记载,景象十分惨烈。1632年,明天启三年,火起汉口,一直烧过江,烧到汉阳,毁船百艘,伤人无数,有一家烧死53口人;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武昌城外塘角起火,烧船800余艘,有人跳进江里,结果被煮沸的水烫死!尤其在汉正街经常可以看见烧得焦黑的房屋,烧成赭红的墙壁。人们在汉正街东头集稼嘴下边,修了座供奉“天、地、水、火”四神的“四官殿”祈求保佑,然而,回禄之灾,仍不能止。在求助神灵的同时,从嘉庆年间开始,民间组织起来运用“水龙”扑灭火灾。即由水夫用笆斗提水,倒入以板车运载的椭圆大木桶里,利用杠杆压力使水进入唧筒,再通过水枪射出灭火。遇有火险,鸣锣报警,召集大伙用这种方法扑灭,晚上灭火,另有长柄灯笼照明。汉正街人俗称救火队为“笆斗会”。有识之士认为这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根本原因在于,随处可见的“黄茅白苇”的棚户,可是,由于种种关系,明明“共知其为竹篱茅舍之所致,而终莫敢有建议毁易者”,这里不仅牵扯到“拆迁”和“补偿”的问题,另有奸狡刁顽的主户企图趁机发横财,义成曾联络人想学汉阳邬光德开大火路、大兴路作“火路”,即开出一条抢火通道,也没有谈成功呢!

望江楼喝讲茶,义成摆平许福麻烦事儿,让义成和他的同乡会为人瞩目。鲍玉波特地要叶安生作陪,请义成在随园大酒店喝酒压惊。那天,夏师傅已经回乡,义成独个去了。

酒席上,义成讲,不是夏师傅,我真不敢去呢!唉,本意是为汉正街的业户做些公益事情,差点惹火烧身!不说这回的事,就讲前不久想开条火道,也教好多人道论不休呢!

“王老板,你是为整条街考虑,有什么让人说三道四的?”

“鲍老板,你没常住,所以不知道。义成指的是划在开火道线上的棚户作梗。”

“叶老板,给他们加倍补偿还不高兴吗?”

“加倍?我们出三倍价,那姓竺的头摇得像拨浪鼓。我问,你这棚子比叶老板店面还值钱,人家叶老板一文钱不要,只教‘拆’!姓竺的说,‘叶安生有钱,当然不要钱。我没有钱,自然谈钱,而且,应该多要钱才对!’最后,他干脆不谈价,声称‘死了埋在这里!’结果,一龙拦住千江水,挨着竺家的棚户也狮子大开口……”

“义成,你还不知道,主要是沈耀先在里面‘掭’了的!”汉口人斗蟋蟀时,将鼠须缚在小棍上,撩拨两只蟋蟀打斗的工具叫“鼠掭”,这种撩拨方式称“掭”,因此,汉口俚语中形容挑拨是非为“掭”。

“沈耀先既与你同乡又同行,怎么这样做啊!”

“小人,纯属小人!”

“其实,除了爱沾小便宜,沈耀先也不是多坏的人,主要是心胸狭隘了点,一旦疑上谁或什么事儿,越解释越不信越恼恨……”王义成的话没说完,鲍玉波和叶安生都笑起来,异口同声地嗔道:“你呀,太厚道了啊!”三人说说笑笑,吃了会酒,这才告别。

三人刚出随园,被迎面过来一群人,为首的正是姓竺的棚户。叶安生带点惊诧:“你们要做什么?”老竺笑着解释:“我们找王老板说事。王老板,本来,你为许福帮忙说和,大伙很感动,我正想主动找你谈搬家开火道事儿,何必让余幺呼喝我们呢?”

义成被老竺一番话说得摸头不知脑,问了半晌才明白:余幺大约自望江楼喝讲茶看出义成慷慨大度,可以交朋友,值得交朋友,想帮点什么忙儿作结交见面礼,七打听,八打听,了解到开火道为难的事情,自作主张地找棚户们“打招呼”:“谁再敢向王老板狮子大开口,老子一把火将他破窑烧个尽光!”这下,老竺和邻居们慌了,商量一阵,决定只要说得过去,也不想发洋财,搬家走人!实际上,老竺已看出同乡会可以信赖依托,也为义成精神感动,正准备答应“拆迁”呢!他们找到义成店铺,肖掌柜告知老板在随园吃酒,于是几个人找来解释一番。

“老竺,不是我请幺哥打招呼,我王义成绝不敢借谁的声威压制大伙……”

“王老板,这个我们了解,我们相信。今天来,是看你真心为街上人办事,我们哪能趁火打闹,从中作梗发洋财?”

“我真太感激街坊邻居们了,唉,只是,给你们添麻烦,有的还影响生意……”

“这好办!老竺,你认不认识我?”

“瞎了眼也知道你是合肥鲍老板呀,我常帮你夯货,怎会不认识?”

“这样,谁要因为搬迁影响生计,我固定让他做事。我要没来,让安徽会馆派事!”

“太好了,我愁的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下可好,生活安定了!”

“鲍老板安排不下的人,我叶安生全要了!”

“真算两全齐美,皆大欢喜啊!”

王义成没想到苦恼他的老大难问题,不经意间轻易解决了。在汉正街所有商会、同乡会支持下,终于先后开通了一条运水抢险的“火道”,即现在称呼的“小火路”,同时,还为汉正街商业区开拓出新的铺面街。许多人称赞这是王义成积德的善举,一定会有好报,他却不以为然地说:“一个人好,不算好。大家好,才算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