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二人晓行夜宿,非只一日,这日来到了梓潼山。一路上春晓的所作所为,让老道甚是佩服,竭力邀请春晓到玄青观住几日,春晓也就跟老道来到了玄青观。玄青观不是很大,建在梓潼山的山腰上,千年古刹,古木参天,似人间仙境。
春晓在玄青观住下,整日看老道炼丹。冯老道很是虔诚,每次开炼之前必先净面,高颂道语,春晓也听不懂老道念的什幺。
炼丹有两种方法,火炼法,分为煅、炼、炙、熔、抽、飞、伏;水炼法,分为溶、淋、封、住、煮、熬、文、酿、点、浇、渍、滤。这两种方法老道都用,而且穿插混合使用,很是熟练。
春晓看的多了,再加老道的讲解,明白老道的炼丹跟自家的炼药,很是相似,比起炼药,方式多了不少,也让春晓知晓了不少其中的道理,他暗想回家要改进一些炼药的方法。
老道告诉春晓:玄青一脉,乃自全真道派,以性命双修为内丹之道。习修调息闭气之法,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引身体之气与天地之气交融,达到天人合一之境,以求通达天地,长生不老,进而得道成仙。
老道试着教春晓打坐吐纳之法,春晓很快掌握,习修完毕,仅是觉得轻松,其它什幺也没有。老道告诉春晓,贵在持之以恒,定能达还虚之境。
天开始下雪了,虽衣着单薄,春晓却不觉很冷。春晓向老道辞行,老道将春晓领至藏书阁,春晓见木架上摆了不少典籍,厚薄不一,新旧不一。老道从架上拿下一册书卷,对春晓道:“贫道蒙小友二次出手相救,得三次性命,无以为报,这册典籍乃是我派修形炼命的法门,内中讲述甚为详全。可助你修炼,以求长生,若机缘巧合,得道成仙,也未尝不可。”
春晓接过书卷,书卷很薄,纸页也新,估计是抄本。老道又道:“修仙之道,凭借的乃是天赋,若无天赋,纵然穷毕生之精力,终究也难入门。茫茫世间,亿万生民,具此等天赋的万中无一。倘若有此等天赋,无名师指度,亦难成仙。人人皆知得道成仙的好处,但真能有幸得尝此道的却是微乎其微,于世间百姓而言,皆是只存于传说中的神仙。”
老道顿了顿又道:“贫道自幼矢志求道,几十年来花费了无数心血,终因天赋欠缺,难有成就。贫道见小友悟性甚高,今送与小友,如能孜孜以求,成就定是非凡。”
“道长,小子有缘修习此法,虽未行入门之礼,也算玄青一脉的传人,定不叫玄青失落。”
“如此甚好!”
冯老道执春晓之手,亲自送到山下,春晓独自踏上行程。
天寒地冻,道路难行,这一日中午,春晓行至一个小山村,山村锣鼓喧天,爆竹齐鸣。春晓驻足观望,原是村内有户人家娶亲,娶的也是本村之人。山村民风淳朴,见春晓风尘仆仆,力邀入席,春晓推辞不过,与众人喝酒庆贺。
春晓见新郎喜服外臂裹黑纱,不禁问旁边之人,“大叔,大喜之日,新郎为何臂裹黑纱?”该人告诉他:“最近山上来了只怪兽,他爹前端时间上徂徕山狩猎,被怪兽所伤,本想靠孩子结婚来冲喜救命,不想昨日竟去世。”
春晓问众人谁见过怪兽,其中一人说:“上次在山上,隔着老远见李大叔和小三他爹遇到怪兽,我们几个紧跑上前,把怪兽惊走,最后还是我把李大叔背回来的,小三他爹还病着呢!那怪兽有牛犊般大小,吼声如雷,还能喷出西瓜大小的火球,甚是厉害。”
一旁坐着的小三抽泣道:“怪兽太可恨了!我爹也没几天活头了。”春晓听说怪兽竟能喷出火球,心中好奇,对小三说:“没给你爹请大夫吗?”小三道:“请了,都治不好。”春晓道:“我略通医术,等会我去给你爹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