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十六(1 / 2)

第二天赵太守被家人喊醒,见官印被盗,大惊失色。丢失官印不仅要丢官罢职,还要坐牢,消息不走漏,短期内尚能维持,时间一长必定遭殃。忙找来衙役班头暗中查访,严令不得走漏消息。

几日下来,音讯皆无,赵太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后来经老管家提议:“既是官印暂切找不回来,何不想个法子到朝廷上走动一下,寻个解脱之法。”

赵太守早有此意,只是苦于朝廷无人,想来想去,想起自己的同窗陈文才,虽屡试不第,但也做了临府靖化县的知县。他的舅父乃是当朝曹太尉,位高权重,送上重礼,求他在皇上面前开脱,或许能逃过这一劫。遍寻家中财物,仅有传家二物,尚能勉强出手。当下沉吟良久,无奈只得愧对祖先。

赵太守找来老管家马润田,马润田看着赵太守长大,办事仔细稳妥,赵太守很是信任。赵太守修书一封,把情况对老管家说明,又拿出两件东西道:“我听说曹太尉喜欢古画,这幅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乃是家传之物,他定喜欢;这件翡翠笔洗,也价值不菲,送给陈文才他也不会嫌。此事不宜人多知晓,此处离靖化也不甚远,老人家快去快回,路上小心。”

老管家马润田揣了书信,将礼物牢牢缚在马上,骑马匆匆赶奔靖化县。中午在兰和县城随便吃了点饭,出城不远,感觉肚子甚是疼痛。再行不远,急要出恭。见路上无有行人,在路旁树上,匆匆拴好马匹,急进树林出恭。

待腹内尽皆放空,痛感再无,他起身观瞧,马匹连同行囊踪迹皆无,马润田如五雷轰顶,呆立路边。有心去见陈知县,信物皆无,也办不了事,回去罢,见了老爷也无法交代。想我一生谨慎,临老竟落得这部田地,左思右想,是前进无门,后退无路,不如一死倒也干净。狠下心来,解下丝绦,找了棵歪脖树,挂了上去。

春晓听罢马润田的话,哈哈大笑,马润田道:“我遭此劫,你还大笑,真气煞我也!”冯老道也责怪春晓。春晓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老爷子你家太守需好好谢我!”马润田一听喜道:“这位小哥,难道你知官印的下落?替老爷找得印信,别说谢你,就是让老汉给你当牛做马也可!”

春晓遂将客店遇贼人,找到官印之事一说,又拿出官印,马润田一看,正是自家老爷的官印,马润田喜出望外,拉上二人,雇了马匹,一路呼啸奔向晏州府。

三人到了府衙,马润田进去通报,一会功夫,赵太守亲自出衙相迎。见赵太守头戴四楞青缎方中,双飘绣带,身穿翠蓝袍,腰横玉带,篆底官靴,面如三秋古月,慈眉善目,三络黑胡须飘洒胸前,甚是干练。

进了赵太守的官宅,赵太守将二人引至客厅,尊上做。奉上茶水,对春晓二人感谢备至。春晓将得印情形讲述一遍,赵太守大加赞赏,“古人云英雄出少年,今日得应验。”赵太守又问起春晓家事,春晓一一道出。赵太守听了春晓的家事,对春晓深表同情,“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贼人行不义之道,终将自毙,壮士尽可宽心。”

晚上赵太守设宴款待二人,席间赵太守非常欣赏春晓的能为。有了此次失印之惊,赵太守甚是渴望有武艺高强之人相助左右。有心邀请春晓到府衙做事,春晓以还要继续找寻仇人为由谢绝了,赵太守道:“也好,等报了家仇再来也不迟。”当晚二人歇在官宅。

第二天二人向赵太守辞行,赵太守一定要二人吃过午饭再走,赵太守告诉春晓已派人前去兰和县提押贼人,贼人犯的案足够砍头的了。吃过午饭,赵太守命人拿来二百两银子送与春晓,春晓执意不要,赵太守坚决相送,又再三叮嘱春晓来年再来,二人拜谢而去。

二人上路,傍晚时分赶到一镇,在镇里一个小客店住了下来。二人一人一间客房,吃过饭老道上床修炼。春晓整理自己的兜囊,除了七十两黄金,竟还有一百多两银子。

这宋朝年间黄金白壁最贵,每一两能换五十两白银。春晓心中暗笑自己竟成了个财神爷。他又摸出那个珠子,心想要真的是妖精的内丹,就把他送给外公。

此时传来二声梆响,天已到二更,院门忽然响了起来,春晓静听,伙计喊:“谁呀?”

“我,王三。”院门打开进来一人,“三哥,你这段时间去哪了?这幺晚回来。”伙计道。“出了趟远门,老六在吗?”

“三哥,掌柜的在屋里那。”来人迈步进了屋。春晓静听屋内说话,“三哥来了,你到那去了?可有些日子见不着你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