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更会小心地去维持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是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他们愈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了打击,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的好评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
——洛克
一次,在网络上搜寻资料,看到一个孩子写给妈妈的信——《妈妈,请别当着外人数落我》:
妈妈,您知道吗?我都不敢再邀请同学来家里玩儿了。您总是跟同学说我的不是,什么“阳阳常常迟到是因为爱睡懒觉”“东西总是乱丢”“不爱洗澡”等,一点儿面子也不给我留!
班里已经把这当笑话传开了,同学们都拿我开玩笑,弄得我都不想去上学了。只要跟您出门,我就得扮演好孩子的角色,什么都得听您的,要不就会招来您的一通数落。上次在超市,我想吃巧克力,您就是不给买。正好邻居叔叔经过,您就当着他还有好多顾客的面,大声地数落我:“这孩子真不懂事,太不听话了!”当时那么多人看着呢!我觉得真是太丢人了,于是跑回了家。正好姑姑在家,您又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还当着姑姑的面数落了我一通。
妈妈,您总是这么当着外人数落我,您有没有想过我的感受?大人都知道要面子,难道我就没有面子吗?您知道吗?我现在最怕和您在一起的时候有别的人在,怕您总是借机数落我。
我知道,您也是想让我改掉坏习惯才会批评我的,可是我希望您能在家或是在没有其他人的地方跟我说。给我留点儿面子,行吗?
儿子:阳阳
孩子的这封信绝不是偶然,想想我们自己身上,是不是也和阳阳的妈妈一样有类似的问题呢?
◎了解孩子为什么害怕当众批评
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虽说中国有句俗话叫“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说的是孩子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孩子会对一些不良的情绪体验具有很深的印象。他们会刻意逃避产生不良情绪的环境。就像阳阳说的,他“最怕和您在一起的时候有别的人在,怕您总是借机数落我”。父母当众的批评很可能导致孩子产生社会退缩,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
3岁左右的孩子,他们就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以此来作为对自我的认识。尤其是在同伴面前,他们会很努力地维护着良好的自我形象,而父母当众批评孩子会一下子把孩子所有的努力都抹杀了。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心理打击,他们会感到难堪、羞辱、气恼而无法接受父母的做法。有的孩子会形成自卑、自闭的心理,有的可能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以丑为美,做出出乎父母意料的举动。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全人格。
◎尊重孩子,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去当众批评孩子
如果我们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批评孩子,比如,我们带孩子去参加聚会,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一口一个“叔叔好,阿姨好”,我们一个劲儿地夸这个,赞那个;而自己家的孩子也不和别人打招呼,还一个劲地乱跑乱窜,我们看在眼里,气在心头,拉过孩子就是一顿批评。很多人过来劝解,孩子倒是老实了,但我们可以预料,孩子以后是不情愿再跟我们出来的。
我们是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的孩子表现出色,为了面子才会有这样冲动的举动。其实,孩子的面子比大人的面子更重要。我们不要当众批评孩子,因为孩子的每个行为都有一定的原因,这与他们的生理、心理和年龄特点有关。在大人看来,孩子还小,批评一顿不算什么,可是在孩子看来却是很严重的事情。我们不了解原因,反而为了自己的面子就当众批评孩子,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使他的行为更隐蔽,更具破坏性。
当众批评孩子,不仅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还会导致孩子自卑、自闭的倾向,这样的结果我们不能轻易尝试。因此,我们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这样能够让孩子形成一种自尊、自爱、自强的人格品质。这样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既能尊重别人,为他人着想,又能尊重自我,不卑不亢;所以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在生活中自信心和责任感就会很强,还会有很强的进取精神。
所以,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当众批评孩子,要采用委婉或隐蔽的方式指出孩子的错误。我们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就会接受我们的批评和建议。
特别提醒:
孩子的面子重要还是家长的面子重要?明智的家长一定会选择前者,因为孩子的成长是第一位的。因此,我们要避免当众批评孩子,要尊重孩子,私下解决孩子所犯的错误。
对孩子表现出的分享品质表示赞赏
分享是一座天平,你给予他人多少,他人便回报你多少。相反,如果你是一个自私的人,那么你就永远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永远交不到知心的朋友!
——徐娟
3岁的豪豪是爸爸妈妈的小王子,他特别能保护自己的东西。妈妈给他买来他爱吃的东西,他拿到手里,妈妈再要就要不回来了。平时小朋友来家里玩,他的玩具谁也不能动。爸爸妈妈好不容易哄得他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没玩一会儿,他就从人家手里把玩具抢回来。有时候,他拿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死活都不肯还给人家。豪豪的爸爸妈妈拿他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