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三日,所有亲王陪同皇上去祭天,浩浩荡荡的队伍引人注目着,一路上的百姓无不下跪在地上,高呼万岁,如玉跟皇上坐在同一顶大轿子里,那是一顶最尊贵的轿子,上面全部是纯黄的丝绸盖起来的,轿顶还是绣着龙凤呈祥的图案。
如此高贵的东西何不引人注目呢?尤其是最前面的那个穿着摄政王朝服的多尔衮,就算他穿的是王爷穿的衣服,却是仅次于皇袍,全身都和龙袍一样的皇色的,显示着无比尊贵,他骑着马走在最前面。
如玉一路陪着福临,如玉的手一直拉着他的小手,但是她的眼睛不停地看着路边上的百姓们,他们全部都跪在地上,这是满人刚刚统治他们,他们心里有恨吗?不过他们很多人全部穿得还是明代时的衣服,这点好像引起了多尔衮的不满,他叫过了洪承畴。
“洪先生,你说如今我大清是统治了全国,辽辽大地,一千四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全部在我大清的统治范围之内,对于生活最起码的东西我们还是应该统一,比方说货币,衣着,头饰等等。洪大人,你是汉人,你认为呢?”如玉坐在轿子里听得清清楚楚,难道此时多尔衮就要强行逼着汉人递头,那残忍的递头令就是从现在开始的吧!她的心头一惊,那将会引起多大的民怨呢!
还没听到洪承畴的回答,一支箭直直的朝着她射了过来,如玉偏了一下身,那一箭射在了轿子旁边的支柱上,福临哇的一声大哭,伴着上官如玉啊的一声,多尔衮迅速地骑着马走了过来。
“皇上,太后,没事吧!”如玉吓得脸色苍白,双眼无神地看着多尔衮,他伸手拔下那支箭,大叫:“有刺客,护驾!所在大内侍卫在人群中给我搜!一个也不许放过!”我看着那些侍卫全部涌入人群中,全乱了,全乱了,百姓吓得惊慌失措,这样有什么用呢?如玉伸手问多尔衮要过了他手上的那支箭,如玉站起来高举着那支箭,高呼:“全部都给哀家停下来,所有侍卫全部回来,不许打扰到百姓,如果哪个伤到百姓一根毫毛,我孝庄皇太后一定严惩不怠!”所有侍卫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部都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多尔衮用着狐疑的眼神看着她。
路上的百姓也全部都安定了下来,如玉看了看多尔衮,用一种渴求他相信她的眼神看着他,他轻轻一笑,骑着马往前走了。
“我大清国开国来,大赫天下,知道中原地带常年征服战,免了以往明朝五成的赋税徭役,善待所有归降的将士,大臣,士兵,难道我大清有对不起你们的地方吗?哀家知道你们恨皇帝不是汉人对吗?历朝历代,皇帝有能者居之,既然前明大势已去,就该有更有能力的人来统领着这方热土,给百姓地上安居乐业的日子,难道我大清有什么错,皇上有什么错?”如玉看着那支箭,把它直直地对着路上的百姓们,他们全都低着头。
“今日这支箭哀家不管它是谁射的,一概不去追究,任谁都知道当众刺杀皇上该当何罪,如果人犯就是人群之中,只求你记住一点,我大清虽是满人,对汉人一同相看,如果还有什么不满,你们可以起来造反,皇上在紫禁城等着,皇上在紫禁城等着,我孤儿寡母就在此站着,谁想取我们的姓命就射过来吧!朝着这里射吧!”如玉指着自己的胸口。
“射过来,就不是满人来统领你们了,射呀,射呀!”如玉激动地流出了泪。她为自己刚才的那一番话而感动,她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竞然能说出那样一番话来,在她停下来的时候,所在的百姓全部跪在了地上,高呼:“大清万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圣母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千岁!”他们不停地喊着,上官如玉的心里燃烧着一种原始的欲望!她狠狠地折断了那一支箭,用力甩了出去!
之后,大队继续往前走去,而身前的福临还是在哭,如玉此刻已没有心情安慰他了,因为刚才的那一刻她站在万人中央,听着北京城所有百姓的高呼声,她的心融化了,就是那一刻她有了一统天下的野心,如果天下在她的手里掌握着,那么大清会不会是另一种局面呢?
后人都说,孝庄完成可以像武则天一样自立为帝,但是她没有那样做,她忠于丈夫,忠于儿子,忠于孙子,更忠于大清,而在这里上官哪玉没有丈夫,没有儿子,更没有孙子,她的家国不是大清,所以她没什么顾虑,她要,孝庄有能力做却没有做的事情她要成为第二个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