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完毕之后,几个大臣进宫面圣,福临坐在龙椅上,但是多尔衮和郑亲王两个在下一个阶梯的位置上坐着,那是专门为他们两个亲王主持朝政设的座位。
“今日早朝商量的是带皇上迁都北京之事,各位臣工,定个日子吧!”多尔衮站在那里,威武庄严,他的身上永远也少不了那种睿气,那种英俊迷人的风彩,他现在正值壮年,所散发出来的男人气魄更是无人能及。
“这个简单,选个黄道吉日就可以了。”肃亲王豪格不耐烦地说着。
郑亲王说:“如今刚打了胜仗,我们应该要加紧步伐,早日到紫禁城行开国之仪,大家看如何?”满朝文武无不点头道好。
“那就这样做了,三天之后,准备迁都北京。”多尔衮厉声说了这几个字,然后退朝。
福临从龙椅上走了下来,由贵喜扶着,如玉就有大殿后面候着呢!看着福临过来,就拉着他一起回了乾清宫。
三日之后,所有王亲贵族进军北京,如玉坐在轿子里,想象着紫禁城的风景,三百年前的故宫,现在是什么样子呢?什么时候如玉居然还能想这些玩意,可不要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现在的她是圣母皇太后,要辅佐她那可爱的儿皇帝呀!对,以儿子为重。
到了北京,北京就是不一样,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此刻已无心去欣赏了,她隔着轿子望了出去,看见多尔衮骑在马上,那一刻他的眼神也瞟了过来,如玉赶快躺了过去,生怕被他看了任何破绽。看到了那久违的眼神她的心一直怦怦直跳。
爱情是一种飘渺的东西,有些时候自己想抓也抓不住。就像上官如玉和多尔衮,她是一个三百多年后的女人,却能碰上他相知相爱,一段多么深的缘份,但最终却也无法在一起,而且还要受着天天相见不能相认的折磨。如玉开始为她所做的一切后悔了,一女子,真的难成大器也。
一个月之后,一切都安定下来了,如玉也住进了紫禁城的慈宁宫和哲哲共住一宫。
一切步入正轨了,福临在早朝上却只是一个摆设,一切事务全都是有多尔衮主持,就连郑亲王也不会有太多的过问,这个些禁城一大半是多尔衮打下来的,没人敢多说一句话,虽说福临是皇帝,如玉看多尔衮更像皇帝,他这么多天来一声不吭的,如玉真的以为他不稀罕做皇帝,可是现在看看他变了,他真的变了,尤其是在早朝上的时候,他唯我独尊,独断专行,什么事情都是照着自己的意愿去做,他至福临于何地,更可恨的,他居然连福临的正常读书学习都开始了干涉。怎么办呢?更何况后宫的大权还不是在上官如玉一个人手上,哲哲她还是皇后娘娘呀!
多尔衮这么逼着他们娘俩也不是办法,就算是福临做了皇帝,当时也是他成全的,怎么如今,他就自己先开始表现出一副欲罢不休的样子呢?如玉一个人在御花园里走着,原本以为来了紫禁城就要好好观赏一下故宫的原本面貌,可是真的来了时候,却跟本无心来观看这里的一切。更多的是倍感凄凉,皇宫更大了,圈到的东西就更多了,包括她上官哪玉,圣母皇太后,不管她的身份是多么的尊贵,依然是这个笼子里的小鸟,想要飞却飞不高。
可是她就算是这个宫里的小鸟还是有比我更小的人,再怎么说她都是首领,她要带着自己的梦想飞出去,梦想飞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