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的主任一职未能获得书记刘定国的首肯和常委会的通过,固然有违市长万长卿的本意,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情,市长万长卿看到了一些不好的兆头。
书记刘定国和其他常委的态度,让市长万长卿很受打击。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提拔不提拔张德禄,而在于书记刘定国和市长万长卿之间的政治妥协似乎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之前,万长卿以在工作上敢冲敢撞、作风泼辣著称,在大多数干部中间颇有口碑,而书记刘定国在很多方面也会给市长万长卿让三分,原因非常简单,万长卿是省委大院里出来的,给省委书记卢家达当过秘书。不是市委书记刘定国怕市长万长卿,是怕万长卿身后的那个人。得罪了市长万长卿并不可怕,得罪了万长卿身后的省委书记,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稍不注意,你的乌纱帽就没了,你的政治生涯就得宣告结束。
常委会上,其他常委宁可看着他和书记刘定国陷入僵局,也没人出来圆圆场,这有点儿反常。毋庸置疑,自己一贯的强势作风看来受到了阻挠。在任何细微变化的背后,肯定有着足够的理由和原因,万长卿相信这一点。他一再地问自己:刘定国的态度为什么会突然转变?其他常委怎么突然全作壁上观?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对,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万长卿迫切想知道的。
万长卿隐隐有些担心。他承认,他和刘定国的矛盾总有一天会爆发,但不是现在。他现在不想出任何事情。可是,常委会上刘定国和其他常委的态度,让他感到事情似乎有了一些变化,正在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这半年来,关于宓江省班子调整的风声越来越紧,不排除刘定国知道某些内幕消息的可能,而这消息,十有与省委书记卢家达调离有关。
这可不大妙。如果事态向着这个方向发展,其他常委的态度就完全可以理解了,他们在观望,看宓江省的班子怎么调整,看刘定国和他万长卿这两个山头,哪个更利于他们依附。而对于万长卿来说,省委书记卢家达就是他在宓江省官场的政治资源,这个资源一天不枯竭,他万长卿的政治前途就一片光明,否则,只要这个资源一旦出现变化,甚至脱出他的政治庇护,他万长卿在宓江省官场就有可能走到了尽头。
现在,种种迹象表明,这种担心正在变成现实,就万长卿掌握的各种小道消息,省委书记卢家达调离宓江省的传言最多。按照官场的一般规律,这些小道消息,传着传着就传成事实了。万长卿现在还离不开这棵大树,因为万长卿自身还不够强大。
万长卿担心的,是雎阳市的班子调整,他能不能顺利地当上市委书记。
市长和市委书记,说得好听点儿,都是一把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是有天壤之别的,单不说别的,提拔副省级,肯定先提拔书记,很少提拔市长,这就像排队,人家书记始终排在你前面;要命的是,全省能有多少副省级的空缺位子?全省又有多少地市州的书记等着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