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对杜秉成来说是愉快而又充实的。周一早上七点钟,杜秉成拎着行李包,在夫人的陪同下来到楼下。楼下停了一辆黑色的奥的轿车,市委秘书小刘静静地坐在车上,见杜秉成走过来,小刘赶忙下车,将副驾座的车门打开。
杜秉成把小刘介绍给夫人,一阵寒暄之后,杜秉成坐到车里,用力关上车门。
系好安全带,杜秉成将车窗的玻璃降了下来。透过车窗,深情地望了望妻子李姝芬,用略带命令的口气说:“你回去吧,还能再睡一会。”
上车前李姝芬对杜秉成再次叮咛一翻。
小车一路疾驶,市委大院很快就到了。杜秉成缓缓走下车,双手恰着腰部,朝四周环视一下。
“杜书记早!”
“早!”
“杜书记回来啦!”
“嗯”
市委大院的工作人员主动向杜秉成打起招呼,杜秉成礼貌地回应着。
市委办公室一早就收到一份关于副市长狄伟建的文件。这是一份调令。看着办公室交上来的文件,杜秉成有些吃惊。让杜秉成万万没想到的是狄副市长要被调走。他从内心里比较相信陈玉彪讲的话。市纪委派人秘密调查过小区的登记表,当天是有过陈玉彪车辆进入的记录。而小区保安处的登记表,至少可以说明陈玉彪到过狄伟建所在的小区并拜访过狄伟建本人,虽然还没有铁证来证明狄伟建的受贿行为,这是其一;从情理上讲,陈玉彪不可能轻易陷害狄副市长,更何况陈玉彪成功地成为立交桥的材料供应商,而且供应价格略高于市场价,若不是发生安全事故,陈玉彪从这项工程上大赚一笔,这是必然。无论如何陈玉彪不存在陷害副市长的动机。
解除狄伟建“双规”的理由仅作为调令的附件,这是一个轻描淡写的通报批评,所谓“经调查并无群众举报所存在的经济问题,狄伟建同志为官清廉,处世公道。一惯的工作认真,并不能取代其在此次事故中作为分管领导应负有的领导责任,市纪委决定给予该同志通报批评的处分,并建议明江市委将该同志调离现有工作岗位。”
这些冠冕堂皇的措辞明则批评实则在表扬啊。
杜秉成有些迷惑。如果仅仅因为工作的过失,欲调离岗位,通常是明江市委组织部会跟下一级市委主要领导商量,一贯的做法是尊重下一级党委特别是一把手的意见。就算上级市委拿“大主意”,不和仁孝市委有任何商量的意思,最起码调动工作的事,在正式文件出台之前至少要跟仁孝市委的主要领导先通个气。
这明显违反组织规则,将狄伟建调离岗位,这究竟是处罚还是在保护!想到这,杜秉成气不打一处来。他决定去找纪委书记刘海瑞谈一谈。
此时的刘海瑞两手伏案,神情专注,手捧着一本《求是》杂志在静静地阅读。
听到敲门声,刘海瑞照例喊了一句:“请进!”
杜秉成走进去,刘海瑞并未抬头,而是抓紧时间把一段文字读完。杜秉成站到了刘海瑞身旁,刘海瑞快速地合上杂志,摘下眼镜,抬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