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君临天下-第十一章、凯旋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凯旋(2 / 2)

一路上倒也平静,经过半个月的缓行,两军终于到达邯郸。

邯郸,因坐落在邯山下而得名,自殷商建城以来,到赵武灵王一世已有千年历史,高大的城墙就屹立在邯山之下,邯郸城的规模远远超出赵雍的想象范围,虽然在乱世,但邯郸城人来人往,进进出出,就连城外也成了一片闹市,即使是宽大的护城河上,也有不少船只在做生意,或是卖鱼,或是画舫上的妓女在招揽顾客,一片盛世繁华景象,让人看不出这是处在乱世中的赵国都城邯郸。

肥义、赵成一干人等早已接到报信,早早的出城十里迎接。又是一堆仪式过后,赵雍才率众走进城中。此行获得大胜的消息早被肥义在城中大肆宣传,百姓们闻知这连破楼烦、林胡的国君回来,纷纷夹道迎接,赵雍第一次如此焦点地走在城中,兴奋之极,连连挥手致意。

邯郸居民早就知道了赵军此战大胜,这次颇有传奇色彩的出征成了酒馆茶肆的热门话题,赵国人早就被胡人打怕了,这次国君大胜,自然举国欢腾,连日来城中张灯结彩,更有戏班子将此战编成了戏,从邯郸一直唱到晋阳,场场爆满。肥义趁这个时机派出门客到处宣传胡服骑射的好处,也就几乎在一夜之间,赵国人人都聊起了那群穿着胡服不伦不类的士兵,对他们来说,虽然这些士兵的地位比较高,但大部分是胡人,有他们穿着胡服也就行了,要让国人都穿上胡服,做梦!

即使如此,胡服骑射已经开始影响了国人的思想,上到士人,下到庶民百姓,每天茶余饭后就在街头巷尾吵架,有支持胡服骑射的,有义愤填膺要冲进王宫拿出祖宗之法和国君理论的,双方吵得面红耳赤,甚是热闹,如此,正合肥义楼缓的心意。

赵雍一路走来,鲜花满道,无论是侄子孩童还是耄耋老人都兴高采烈,家家户户捧出了时鲜水果献上。赵国自立国以来国势衰微,深受列国凌辱,如此扬眉吐气,实属百年未见。

赵雍正走着,忽然看见前面十字路口处一群人跪地不起,掩面痛哭,堵住了道路。莫不是传说中的拦道告御状?古装片看多了的赵雍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或许自己正好可以扮演一下为民伸冤的明君了。赵雍想着,策马上去。“国君,你看!”身边的肥义指着前上方。

赵雍看去,全身震惊,却是一条用鲜血写成的巨大横幅,上面赫然写着“驱逐胡虏,扬我国威”!全军都停住了,百姓们也停止了欢呼,整个邯郸街头顿时静悄悄,霎时间无数怒吼声响起:“驱逐胡虏,扬我国威!驱逐胡虏,扬我国威!”邯郸全城一片山呼海啸,赵国人无尽热血沸腾!

那跪在地上的正是从北方逃难过来的难民,他们闻知赵军今日凯旋,提前几天做好了横幅,无数难民咬破指头,用鲜血写下了那条巨大横幅,横悬在邯郸街头。这些从北方逃到邯郸的难民,一生之中看尽胡人作虐,自己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对胡人的痛恨决不仅是邯郸居民的一倍两倍,赵军此战大破楼烦、全歼林胡,斩首无数,使他们看到了驱逐胡虏的希望,为了等到这个时刻,无数难民等白了头,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想到此,更有无数难民跪地痛哭,为罹难的亲人,也为将来的胜利。

面对此情此景,赵雍更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太平盛世,又没有什么国恨家仇,很难理解邯郸人的这种情绪,但邯郸人的这种情绪感染了他,也在这一片山呼海啸中振臂高呼:“驱逐胡虏,扬我国威!”

有一衣衫褴褛老者端酒来到马前,道:“我等代郡居民受胡人入侵之苦,尽皆家破人亡,逃难到邯郸,终于等得圣王扬我国威,大破胡人,请圣王满饮此酒,也表我代郡人感谢圣王之恩!”说完就跪在马前,双手举起酒杯奉上。赵雍当即下马,不顾信期的眼神,端起酒杯一口喝完,向老者回了个礼,随后狠狠地摔在地上,硬是把青铜杯摔得粉碎,然后大声说道:“自古赵地多慷慨之士,我赵国面临国破家亡,诸位不想着变法卫国兴邦,却只想抱着发霉的祖宗之法沉睡,那祖宗之法难道能守住我赵国的百年基业,守住诸位的妻儿吗?”说着留下静悄悄的人群,策马向王宫飞奔而去。赵成脸上神色微变,但很快就恢复过来,也策马跟上。

===============================================================

感谢雷神,帮我指出了文中的一些问题,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将重点修改这些出现的问题,但主要是在文字方面,不会影响到情节,大家也不用从头看起。不过可能会导致更新较慢,还望大家见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