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和小熊是抄三十遍《孝经》,四个小的则是五百张大字,连刚识字不久的齐文谡小朋友也没能逃过。
但几个孩子并没有苦着脸,反而松了一口气,他们总算是不用再罚跪了。
而此事的后续发展也没瞒着几个孩子,穆扬灵告诉他们,为了掩盖小宝和文谡的行迹,他们做了多少事。
首先,现在外界依然盛传荣郡王和王妃夫妻吵架,王爷怒而离家的故事。
之前齐浩然要去接人,但不能叫外人知道,加上他之前揍了四个孩子一顿,就顺水推舟的放出话,王爷因为几个孩子惹祸和王妃吵架,把几个孩子关了起来,自己则跑出去散心了。
虽然散心的时候带回来两个侄子,但广大民众都下意识的忽略了这一点,大家觉得王爷带回来的是他的私生子,而王爷和王妃会吵架也是因为这个两个私生子。
王爷多宠孩子啊,他会因为孩子闯祸和王妃吵架?
大家觉得王爷是摄于王妃之威不敢纳妾,难免在外面养两个解花语,谁知道善后工作没做好,有了私生子,而私生子之前是养在京城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私生子们找下来了,被王妃知道了,夫妻俩就爆发了战争。
穆扬灵听了流言只是觉得大家怎么不知道往好的想他们,硬生生的把事实歪曲成这样。
齐浩然则是大怒,和穆扬灵赌咒发誓说,“爷这辈子连别的女人的小手都没摸过,哪来的两个私生子?简直是岂有此理!”
穆扬灵反而安慰他,“谣言止于智者,这事我们不管慢慢的就消停了。”
“那也不能让他们造谣!”
但其实谣言并不受夫妻俩控制,至少目前为止,许多人都默认了小宝和二皇子是齐浩然的私生子,包括府衙和水师衙门里的众多官兵,范子衿表示,要不是他知道内情,他也会相信这个流言的。
其次,大家帮小宝和齐文谡小朋友伪造的身份是齐少盛的儿子,为了逼真些,齐修远特意让皇后召见了徐氏,表示吴太妃近来身体不好,她的孙子们最好进寺庙为她祈福念经,于是,徐氏的两个儿子,小吴氏的儿子都被送到了庙里。
而宫里为了伪造太子殿下未曾出宫的假象,皇帝直接停了翰林院的讲学,只让太子少傅及另两位博士按时进宫讲学。
也就是说,有三位大臣知道太子不在宫内的内幕,而在后宫还有多少人知道内情就不得而知了,而很显然,不管是多少人知道,一旦有不好的流言传出,小宝的地位都有可能受到威胁。
最后,齐修远为了控制住二皇子的生母赵嫔,又找了个理由将她长期禁足了,就连皇后都不能再召见娘家人,由此可见此事的影响。
穆扬灵看向几个孩子,道:“现在你们知道我们为了帮你们擦屁股做了多少事了吧?”
几个孩子深深地低下头。
只有虎头和二皇子茫然的四处看看。
小宝检讨道:“四婶,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再想出京绝对不会再私自离开了,我应该先求父皇,就算是父皇一直不答应,我也可以等我当上皇帝后再出巡……”
“等一等,你刚才说啥,再说一遍。”穆扬灵担心的看着小宝,这孩子是要做另一个康熙帝吗?
小宝说:“当皇帝后再出游也挺好的,我还能考察一下沿途的吏治。”
穆扬灵“呵呵”一笑,让人找一张大画纸来,“平常的纸太小,不够用,我们用这个。”
穆扬灵让人将书桌上的东西都拿走,将纸铺在桌子上,刚好铺满,穆扬灵沾了墨,问道:“知道我要这张纸干什么吗?”
六个孩子摇摇头。
穆扬灵展开天使般的笑容,“我要大致算一算小宝当皇帝后出巡的大致花销。”
第976章告诫
穆扬灵没有专门研究过清史,但因为年代不是很久远,就算是不深入研究,该知道的一些常识她还是知道的。
康熙皇帝很厉害,同时,他也很奢靡,他的奢靡并不是表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而是在他几次下江南中。
沿岸官员为了接驾,银子向流水一样花出去,康熙帝说要节省要节省,但其实也是口中说说,官员们兴建园林,购买奇花异草,进奉珍奇时他并全照单全收,但官员们的俸禄就只有那点,他们哪来的钱?
不是从百姓们身上剥削就是从国库中借,到头来还是出自百姓身上。
雍正对他的兄弟那么狠,为什么在史书上还能得到那么高的评价?
因为他从康熙手里接过来的是一个烂摊子,是一个表面盛世,内里已经腐朽的王朝,全靠他肃清吏治,改革宽民,才能有康乾盛世,可以说,雍正在位十三年就撑起了康乾盛世的后一半,而前一半则是由康熙打下基础,至于乾隆那个败家子,他是专门来消耗他老爹积累下的财富和清明吏治的,谁让他最佩服的是康熙帝,而不是他老爹呢?
可以说,乾隆和大周的高宗倒像是难兄难弟。
穆扬灵可不想他家的小宝长成康熙乾隆那样,花钱如流水,一味的败家。
南巡是有益处,但与它的害处比起来,那些益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穆扬灵摊开纸,一笔一笔的记下,皇帝出行的车马仪驾,随行护驾的禁卫军及皇家侍卫,还有随行伺候的宫人,沿途的饮食住宿,沿途的接驾,还有为接驾建造的行宫或园林,官员要搜罗的珍奇……
得出来的数据让五个孩子张大了嘴巴,只有不知钱的妙用的二皇子茫然的看着五个哥哥,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都倒抽一口气,如此震惊的样子。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