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其他类型>西尔斯育儿经(最新版)> 第46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4)(2 / 2)

父母一视同仁、孩子的亲身参与、引导孩子明白兄弟姐妹与自己的终身制关系是解决兄弟姐妹间争斗与对抗的良药。

应该同时为大孩子准备一份礼物在拜访有了新生婴儿的家庭时,明智的客人会给那家的大孩子也带上一份礼物,这些客人自己家里也曾经历过兄弟姐妹间的争斗与对抗。当到你家里来看新生儿的朋友们把他们的礼物和关爱一股脑地都给予小宝宝的时候,你应该为大孩子准备一点小礼物,并且让他来打开客人们送给宝宝的礼物,让他来试一试送给宝宝的玩具会不会发出咔哒咔哒的声音。

在不同的时间分享妈妈的关怀大孩子们在新的家庭生活中寻找着适合自己的位置,这时他们的内心是不安的,伴随着这种不安,最让大孩子们感到苦恼的是要和新生的宝宝一起来分享妈妈的关怀。由于3岁以下的孩子还完全q不具备与别人分享一样东西的观念,而且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妈妈是他拥有的最为重要的“东西”,因此一般来说你很难让这个孩子接受与宝宝一起在不同的时间“分享”妈妈的观念。你可能会说你会给大孩子和小宝宝一样多的时间,这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是行不通的。新生婴儿需要比较多的照料,而你自己不可能有百分之两百的时间和精力去奉献给孩子们(我们之所以强烈地主张新手妈妈们应该允许自己别去操心家务琐事,以便有更多的时间与婴儿和学步期的宝宝在一起,原因就在于此)。你可以和大孩子一起来分享你用于照料婴儿的时间。你可以用三角背带把婴儿包起来、挂在你的怀里,这样,你的双手就可以腾出来和大孩子玩游戏了。在给婴儿喂奶的时候,可以读书给大孩子听,或者只是和他紧紧地挨在一起。在婴儿还相当小的时候,他需要你抱着他,或者用三角背带背着他,你应该坐在地板上给他以照料,这样的话你学步期的大孩子就能够看到你是否有空和他玩。在婴儿大了一点之后,你就应该把他放在婴儿椅里,或者放在地板上的一块地毯上,让他看着你和他的哥哥或姐姐一对一地玩耍。这个办法让一个大人可以同时给两个孩子带来欢乐。你应该试试看让他们俩一起玩:当婴儿大一点之后,要鼓励大孩子去逗婴儿玩。做鬼脸、发出滑稽的声音是三四岁的孩子很在行的事情,而且婴儿们也十分喜欢这些举动。还没长出牙齿的婴儿张大嘴巴欢笑起来,这会对大孩子的自我意识起到难以置信的增强作用——“瞧,他喜欢我。”你应该告诉你的大孩子,如果他喜欢他的小弟弟的话,那么用不了多久小弟弟也会喜欢上他。

你应该记住,尽管你的大孩子会更固执、更吵闹地要求你关注他的需要,但婴儿的需求总是第一位的(除非有了生死攸关的重大情况)。妈妈常常会犯这么一个错误,由于担心伤害大孩子的感情而不去密切地关怀刚出生的小宝宝。如果大孩子在婴儿期的各项需求都得到了满足,那么他是有能力排遣心里的挫败感的,而婴儿还没有能力这么做。

让大孩子觉得他自己很重要你应该让大孩子在家里承担起一项任务。为了让大孩子摆脱“我也想做个小宝宝”的忧郁心情,你应该在自己的思想上和行动上尽力提升大孩子的重要性。告诉他你需要他的帮助,在家里给他一个职位。可以逗趣地对他说:“你可以做妈妈的帮手。请你把尿布拿过来。”“替妈妈把衣服拿过来。”“请你把这些玩具拿过去。”应该让他给宝宝换尿布、穿衣服和洗澡(所有这些当然要在大人监管下进行)。他给你帮了忙,你应该表扬他。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位母亲在她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之后,是如何处理4岁的大孩子在性情上的改变的。

在本杰明出生后不久,埃米似乎经历着一次幼儿期的危机,她又像以前那样尿床和大发脾气。埃米过去是个欢快的孩子,现在变得忧郁起来。她和大人顶嘴、和大人对着干,开始会在夜里醒过来,使她自己变成了一个人见人烦的讨厌鬼。妈妈给了她一项任务,让她做“妈妈的帮手”,甚至还为她的帮助支付给她报酬。几个星期之后,与埃米在一起不仅让人感到很愉快,而且她还学会了照料婴儿的本领,她对此很得意。

要乐于倾听大孩子的感受新手父母们往往会对新生的宝宝怀有矛盾的情感,这会让他们自己产生烦恼。孩子们也是这样,他们并不喜欢自己对于小弟弟或小妹妹的愤怒情感,会想要把这种情感隐藏起来。作为父母,你应该鼓励你的大孩子把他对于小弟弟或小妹妹的负面情感连同正面的情感都表达出来。你可以坦诚地对他表示理解和同情,比如,可以对他说:“我猜想你有时候很喜欢你的小弟弟,有时候不喜欢他。”你要鼓励大孩子把他对于小宝宝的各种情感都说出来。孩子们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这常常会让他们感到轻松一些。如果他确实把他对于小弟弟的负面感受告诉了你,比如对你说:“我恨那个小东西。”你可千万要克制住自己,如果他听到你说他的情感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那么他的情感就不会再像一开始时那么强烈,而且他会对你更为坦诚。每个人其实都需要别人的理解和接受。

“那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呢?”这就是孩子们的思维方式。用大人的眼光来看,家里多了一个可以总是在一起玩的小朋友,孩子们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但是处于这种境遇的孩子们内心完全被他们失去的那些东西所占据了,他们看不到正面的东西。他们在家庭的舞台上失去了中心的位置,而且小宝宝还太小,还不能与他们一起嬉戏、玩耍。妈妈也一点儿都不能给他们带来乐趣了,因为她总是很疲倦。(兄弟姐妹之间的争斗与对抗往往发生在父母穷于应付的时候,就在你们为适应新生的宝宝而精疲力竭的当口,你还不得不去面对大孩子个性上正在发生的变化)。你应该重新给大孩子一些“特殊的时间”,尤其是要让他和爸爸一起外出到公园去走一走,或者去雪糕店,甚至可以一起到便利店去买面包和牛奶。应该把这种与爸爸单独外出的机会专门留给大孩子,这样,他在妈妈那里表面上看来已经失去的关心又从爸爸这里得了回来。你可能会说:“但是我们已经告诉了他我们爱他。难道这还不行吗?”这么做确实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真正关键的是孩子们如何体验父母对他们的爱。行动远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可以采用“随意地待上一段时间”的办法:在你抱着宝宝的时候,可以让大孩子挨着你坐在旁边(不必把宝宝从手里放下来,也不必从小宝宝的身上分心去关照大孩子),只要去体验相互陪伴、身体紧挨在一起的乐趣就行了。每天只要花上十五分钟与大孩子这样紧靠着坐在一起,那就能够带来明显的变化。

两个孩子的需求都应该给予满足“我正在四处查看,正好看见我们4岁大的孩子用玩具去打新生宝宝的头。”一位受了惊吓的妈妈对我们这样哭诉道。大孩子做出了伤害婴儿的举动,你就应该马上加以纠正;安全上的需要远远超过心理学上的考虑。你应该尽可能地教训大孩子不能再做这样的事。你应该采用各种办法来让孩子停止伤害宝宝:罚孩子暂停(并且暂时不让他再去碰那用来打人的玩具)。你还必须克制住自己想要把大孩子打一顿的冲动,但是你又必须给予他坚决而明确的引导。要向他解释初生的婴儿是多么的娇嫩,以及尽管你理解他的愤怒,但是你不会允许他伤害小宝宝。如果他愿意的话,你应该帮助他在适当的时候向小宝宝道歉:“轻轻地抚摸宝宝的头,对他说你很抱歉刚才伤害了他。”

现在,孩子将他的情感表达了出来,这样,你就能够直接对他的这些情感提出你自己的看法了;他想要你理解他的抗争。你可以试着替他把心中的感受讲出来:“看到妈妈把那么多时间都花在了小宝宝的身上,你感到很难过。”然后可以演示给他看在愤怒的时候如何把气出在柔软的、没有生命的东西(比如一个枕头)上,因为打这样的东西不会使它受到伤害。还应该演示给他看如何和善地对待小宝宝。鼓励他一定要轻轻地碰小宝宝;为他作出轻轻地拍打小宝宝、和气地对宝宝说话的榜样。应该采用将三方拥抱在一起的办法来结束这段难忘的经历:你、大孩子和宝宝紧紧相拥在一起。你应该确保让大孩子记住他永远也不会再伤害小宝宝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