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2打屁股:不可以?可以?还是有时可以?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讨论了你应该怎样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以及如何帮助孩子树立一种积极的态度,让他主动地想给大家带来快乐。然而,即使是与父母感情最为亲密的孩子也会做出不良的行为。你必须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加以纠正,这么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要帮助你的孩子让人心情愉快地与他一起生活。这也就是说,你可以阻止他去做那些让别人讨厌的事情。此外,孩子们需要学会哪些行为是可接受的;如果你不告诉他们,他们就不会明白。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讨论管教孩子的各种技巧,以及塑造孩子行为的各种途径,目的在于使良好的品行成为他本性的一部分。我们还将帮助你学会去容忍孩子们的一些令人讨厌的习惯和行为,这些行为和习惯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一个正常部分。如果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纠正得不恰当,那就会在你和孩子之间造成距离。而恰当地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会使你和孩子更加亲密,并且能使他学会把你看做是他珍贵的精神支柱。你会看到,我们的着眼点并不是通过外在的力量去强行控制孩子,而是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内在的控制力,从而使他们自己去纠正不良行为。
尽管数以百计的研究都表明,打孩子屁股只会有损于孩子良好品行的培养,而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可父母们还是会责打他们的孩子。打屁股实际上很少会起到作用,但这种行为控制方式仍然在流行着。父母们为自己辩解说:“我们并不是殴打我们的孩子,我们只是打他们的屁股。”这两者难道有什么不同?当一个成年人打另一个成年人的时候,我们会称之为殴打;当一个小孩打另一个小孩时,我们也会称之为殴打;而当一个成年人打一个小孩时,父母们却轻描淡写地把它说成是“打屁股”。在那些曾在幼儿时期被打屁股的父母中间,以及在那些不知道可以通过其他更好的办法来培养孩子品行的父母中间,打屁股的办法仍然还在盛行着。
不要责打孩子的十个理由
1.责打为孩子做出了打人的榜样
有这么一个经典的故事,一位妈妈一直认为打屁股是对孩子的管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到有一天她发现她3岁大的女儿殴打了她1岁大的儿子。她女儿在受到指责时说了这样的话:“我不过是在照妈妈的样子做。”这位妈妈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打过任何孩子的屁股。
孩子们都喜欢模仿,特别是喜欢模仿那些受他们敬重的人。你做出的任何行为,他们会认为他们也可以做。父母们,请你们记住,你们正在养育着别人的母亲或父亲、别人的妻子或丈夫。你眼下在孩子身上所采用的养育手段,将来很可能被你的孩子们用来养育他们自己的孩子。
家庭是教会孩子如何处理争端的训练营。研究表明,从习惯于打屁股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会倾向于用侵害性的行为去处理各种冲突。打孩子的屁股实际上是向孩子表明了打人是没什么不妥的,尤其大人打小孩、强者打弱者是完全正常的。孩子们明白了在你遇到麻烦的时候,你采用的是痛打一顿的办法去解决它。如果一个孩子的行为是用打屁股的办法来控制的,那么他将来很可能会把这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模式带到他与兄弟姐妹和同伴的其他各种关系中去,并最终把这种模式带入到与配偶和孩子的关系当中。
西尔斯经典链接:言辞上和情感上的“责打”
上的责打并不是对待孩子唯一的一种超过正常限度的虐待,我们针对体罚所阐述的所有内容同样也适用于情感和言辞上对孩子的责罚。言辞上的恶语辱骂和指名道姓的激烈斥责实际上更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情感上的虐待往往十分微妙,甚至会自认为是完全正当的。用威胁的办法强迫孩子听大人的话,会引发孩子在心里产生最糟糕的恐惧——担心被大人所抛弃(如果你不照我说的去做,我就不要你了)。威胁要抛弃孩子的恐吓常常是用暗示的办法来进行的(比如,在大街上自顾自地大步往前走,给了孩子这样的信息:你不愿意再和他在一起),或者带有情感上遗弃孩子的意味(比如,让他知道你不再爱他了,拒绝和他说话,或者告诉他如果他继续让你不开心的话你就不再喜欢他了)。心灵的创伤往往比上的伤痕更难以愈合。
但是,你可能会说:“我并没有那么频繁地打孩子的屁股,打得也不重。大多数时候我都对他非常慈爱。偶尔打他一顿屁股并不会给他带来不利的影响。”这个说法实际上是一种辩解,对有些孩子来说,情况确实会是如此,而另一些孩子很少会去记住大人对他们的抚育,却牢牢记住了大人打他们屁股的情形。在你的家庭里,亲密拥抱对打屁股的比例可能是100:1,但是打孩子一次屁股会比一百次亲切的拥抱在他的心里产生更深刻的记忆,给他带来的影响也更为强烈;如果一次打屁股是在愤怒和不公正的情况下进行的,后果更是如此。
对孩子进行体罚实际上向孩子表明了这么一点,用殴打别人的办法来发泄自己的愤怒或者纠正一项错误是完全正当的。父母在打孩子屁股时的态度给孩子留下的印象与打屁股本身所产生的印象一样深刻,原因就在于此。如何控制自己愤怒的冲动(控制自己,不做出打人的行为),这是你应该努力教孩子学会的东西之一,而打孩子的屁股会给这种教育带来损害。许多针对打屁股的建议都告诫父母千万不要在盛怒中去打孩子的屁股。如果这项准则能够被切实地遵守的话,那么99%的打屁股就不会发生,因为一旦父母平静下来,他们就能够找到更为恰当的手段来对孩子进行纠正。
2.责打贬低了孩子的价值
孩子的自我形象源自于他对别人——特别是父母——如何看待自己的觉察。即使是在情感最为挚深的家庭当中,打屁股也会给孩子带来令他困惑不解的信息,对由于年龄太小而没法理解受到责打的原因的孩子来说,情况尤其如此。父母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婴儿和儿童的内心培养起感到自己被珍视的感觉,帮助孩子感到自己“很好”。可是,一旦孩子打碎了玻璃杯,如果你打他的屁股或者尖声地斥责他,那么他就会感到“我一定是个坏孩子”。这个结论很容易得出,因为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你总是正确的。孩子得出的另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是,他打碎的那个玻璃杯远比他有价值。你可能会辩解说,他需要学会小心谨慎。他确实是在学习,但学到的东西并不是你所期望的。他学习到的是他应该挨打,因为他是个坏孩子。
在打孩子屁股之后,即使是父母为了减轻内心的负疚而去拥抱孩子,也不会消除对孩子的伤害。在拥抱过去了很长时间之后,孩子依然还会感受到身心内外所受到的打击。大多数被置于这种境地的孩子都会紧紧地拥抱你、要求你的宽恕。孩子会这么想:“如果我紧紧地拥抱爸爸,他以后就不会再打我了。”如果打屁股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重复的话,那么实际上就是向孩子表明了这一点:“你是弱小的,没有自卫能力。”
琼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她曾经真诚地认为打孩子的屁股是为人父母的权利和义务,是培养出听话的孩子所必需的。她觉得打屁股是“为孩子好”。经受了几个月的用打屁股来控制行为的管教之后,她那刚学走路的孩子斯宾莎变得孤僻、消沉起来。她注意到,他会一个人在角落里玩耍,对于玩伴没有一点兴趣,避免与她进行目光的接触。他失去了往日的神采。表面上看起来,他表现得像个“好孩子”。而在内心的深处,斯宾莎认为他自己是个坏小子。他感到自己是不正当的,因此他就没法作出正当的行为。挨打让他感到自己很渺小、很软弱,并且受到了比他强壮的人的压迫。
西尔斯经典链接:严禁打孩子的小手
打孩子小手的做法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许多父母想都不用想就会这么做,但是请考虑一下这么做所带来的后果。玛丽亚·蒙台梭利是打孩子手心的早期反对者之一,她认为孩子的小手是用于进行探索的工具,是孩子天赋的好奇心的延伸。打孩子的小手实际上是向孩子传递了强烈的负面信息。我们采访过的所有敏感的父母都赞成对孩子小手是严禁进行体罚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个观点。心理学家们研究了一群16个孩子,他们都是14个月大,与各自的妈妈在一起玩耍。当其中的一组孩子试图用手去抓一个不允许碰的东西时,他们会被打一下手;而另一些孩子则不会受到体罚。在7个月之后对这些孩子进行的跟踪研究中,心理学家们发现,受到体罚的孩子探索周围环境的技巧比较低下。比体罚更好的做法是将孩子和不允许碰的东西隔离开来,或者对孩子的探索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并且防止孩子的小手受到伤害。
3.责打贬低了父母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