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在家中帮孩子聪明起来
在你养育子女的生涯中,有时你会冒出这样的念头,一个孩子应该与价值观各不相同的孩子们在一起,这样他就可以对价值观作出自己的选择。这个想法听起来是不错,或者至少在社会公共原则上是正确的,但它就是起不了作用。这样的做法就好像让一条既没有舵也没有船长的船出海远航一样,这条船到达目的地的机会极为渺茫。孩子们实在是太宝贵了,他们可不能失去机会。
武装你的孩子以抵御自尊心的侵害者通过在最初三年里的依附性养育,以及此后与孩子保持亲密关系,你就把自己对于家、家庭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念教给了你的孩子,为他的价值观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孩子培养起了道德观念,懂得了尊重父母的智慧,这样他就能够安全地走进社会这个弱肉强食的丛林而不被活活吞噬掉。这个与父母联结紧密的孩子装备了适用的工具,能够在社会的丛林中披荆斩棘,开辟出自己的道路,并沿着它向前迈进。即使他像几乎所有的孩子那样会稍稍偏离原来的方向去做一点尝试,他也能重新找回自己的道路。
你应该仔细地筛选孩子的朋友,至少在孩子10多岁之前应该这样。孩子的价值观和自我观念受到在他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人们的影响,这些人包括亲戚、教练、老师、宗教引导者、童子军队长和朋友。父母有义务让孩子远离那些会毁坏孩子品行的人,鼓励孩子接近那些有助于塑造他的人格的人们。
首先,要让孩子自己选择朋友,并对孩子和朋友之间的关系进行监管。比如,在一次游戏结束之后,可以仔细地检查一下孩子的感受。他的心情是平和的还是很烦恼?孩子们在一起相处得融洽吗?如果你的孩子比较被动、不活跃,而一个较强的孩子能够带动他而不欺负他的话,那么让这个较强的孩子与你的孩子做伴是完全可以的。依附性养育的孩子往往能够自己明智地挑选适合的玩伴。有些孩子在一起好像天生就相处得很好,如果你的孩子和他的小朋友们在一起时的气氛不是很好,那你最好要加以干预。
西尔斯经典链接:营造受孩子欢迎的家庭氛围
应该请孩子的朋友们到你们家来做客。确实,这会添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要你收拾,但这是值得的。邀请邻居的孩子来做客能有助于你监管你的孩子,给了你机会去观察孩子的社交风格,让你在总体上了解孩子的个性,使你知道孩子的哪些社交行为是恰当的,哪些还需要改进。这样你就可以在必要时及时地介入,对孩子进行现场管教,可以对你的孩子作个别的教导;如果全部的孩子都需要加以引导的话,还可以对他们进行整体的纠正。
作为一刻不放松地监管着孩子的妈妈,玛莎在许多年前成功地挽救了我们的一个孩子,他被恐吓、勒索,以至于从我们这儿偷了钱。由于玛莎对打进来的一些电话产生了怀疑,并且有一天接听了这样的电话,一个活跃在附近的少年敲诈团伙终于被打掉了。我们这个被吓坏了的7岁孩子还不具备摆脱那种困扰的能力,当我们进行了干预之后,他得到了极大的解脱。
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他的自我观念根植于家庭和养育他的照料者。在6岁以后,同伴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在家庭中培养起来的自信心越深厚,孩子就越能够以提升自我价值的方式与同伴交往,而不是在交往中对自我价值进行贬低。他们懂得如何有区别地面对那些能够在一起玩得很高兴的同伴以及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的同伴。如果孩子在依附性养育中成长起来,他们就比较有能力用不同的规则去应对不同的环境(比如邻居、祖父母、学前教育等)。为了将来在社会上能有一个健康的发展,孩子首先要对自己有良好的感觉,然后才能轻松自如地与人相处。
留恋家庭这个大本营在正常的成长过程中,孩子会逐渐从已知世界走向未知世界。他会去尝试新的体验,就像依恋妈妈的宝宝学着不再粘着妈妈那样。当孩子在未知世界的丛林中不断地向前探索时,他会定期地退回到已知世界(他的家庭)的舒适环境中,这是相当正常的。对所有的孩子来说,拥有一个十分值得依恋的家庭大本营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些比较敏感的孩子可能需要一份额外的信心,这样他们才能循着自己内心的指南针的指引去适应新的环境与关系。父母们常常会感到疑惑,究竟孩子对家庭依恋到什么程度才是正常的。你应该花上一整年的时间,在生活过程中观察、研究这个问题。如果发现孩子到外面去冒险的愿望在一年里没有变化,那就可能是一个不健康的迹象。而如果你发现了缓慢地向外探索的苗头,那就说明你孩子是一个在发展社交关系方面小心谨慎的人,这是敏感的孩子们的共同特点,他们宁愿建立少量有意义的、较深入的关系,而不会把精力花在大量肤浅的关系上。
9.要监督学校对孩子的影响
有些学校可能会对孩子的情感健康构成威胁。父母必须仔细地为孩子选择学校(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如果孩子牢固地在感情上依附于他的照料者,而且已经具备了强烈的自我形象,那么他就很可能不受在新的社交群体中发现的各种不同行为的干扰。他会愉快地坚持自己的游戏方式;或许他会因为看到各种不符合他心理期待的现象而感到沮丧,给自己日渐鲜明的个性添加压力。如果孩子的自信心在动摇,他会把对别人的侵害和欺负看做是家常便饭,这样的行为慢慢会成为他自己的习性。
到了6岁左右,当孩子开始读小学的时候,其他的成年人在他的生活中就渐渐有了影响力。这些人相当密切地环绕在孩子的周围,影响着他的行为,向他展示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过去,在孩子的生活中有重要意义的人主要来自同一个家族,而在当今这个流动性很大的社会,孩子很可能有着范围相当广泛的同伴。这就意味着现在的父母必须防范、警惕,时时留心是谁在影响他们的孩子,这些人展现给孩子的是什么样的行为。父母作为孩子的管教者,在管教的程度上是有差异的,但人们对此往往有错误的认识,存在着两种极端。持一种极端的父母认为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体验各种不同的价值观是无害的,能使孩子在长大成人后心胸宽广、没有偏见。而另一个极端的父母则要把他们的孩子保护起来,使孩子们免受外界的影响,避免那些与大人的信念不同的观念,这样的孩子成长在一个不切实际的环境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