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说,部队为什么要叠被子啊,这不在浪费时间吗!有那时间好好训练省得以后上战场的时候在死在战场上!
举个例子来看看,我们的升国旗仪式,就是一种形式,否则完全可以把旗帜永久地挂在旗杆上,而不必操心费神地每天升旗。然而正是采取了这种形式,成就了天安门广场的升国旗仪式。当一批批顶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广场的人们,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往往在心中荡起一种平时不易感受和体验的对祖国的情感涟漪。那种在庸碌的生活中沉寂久了的心灵,为这情感的轻轻一撞,而升腾起一股热流,一种崇高的情愫。正是在此时,我们才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原来并没有麻木,也非把满足物欲视为一切,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原本就有着一种圣洁。
军营文化是有特定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的。举例来说,军人组成的行进队列,只要是处在齐步与正步行进状态,转弯时一定不会走捷径,而必须走直角。很多人对此不理解,因为这不符合效率最大化的原则。然而在军队里这却是天经地义的,原本军队的价值标准就与社会有着差异,原本军人就不能以等价值交换关系规范军事活动,原本世界上就没有生命进行等价值交换的物质。和内务改革这件事情性质相似的还有我军的服装改革。从今天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的变化,我军服装的样式和原来是大不一样了。但是,最早的军服中所包含的精神,却没有因为服装的变化而被湮没,而是被一代代穿着不同军服的军人所吸收和继承下来了。
更准确地说,“豆腐块”中不仅有很多精神内涵,更重要的是从“豆腐块”中传递给了我们军人大量的信息。随着我军的发展和变革,这种形式可能会被替代,但“豆腐块”中所包含的这些信息仍然会存在,仍然会被未来的一批批军人所了解和传承。
叠被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锻炼士兵们的细心让他们注意到每一个角落,任何一点褶皱都不能够放过。
队列训练是培养战士外在军姿的第一步,那么内务卫生则是形成整齐划一的有效保证。初来部队之时,真的对那些所谓的内务感到头痛,三斤半的被子,愣让叠成豆腐快那样见棱见角。这个要求还真让这帮小伙子费了不少心血,想想在家的时候,谁也不去和被子叫劲,部队就不成了,领导让怎么做就得怎么做,决没有选择的可能性,没办法呀,部队是个特殊的环境所在,特殊环境总的有个特殊要求吗。仔细观摩了班长的实际演练之后,也看出班长的动作有什么特殊性,接下来大家都照着模子去做:左叠右叠怎么也叠不出“豆腐块”的模样来,三斤半的被子折腾了这些新兵一身汗。看来瞧事容易做事难呀!大家都有些歇气了,班长看到这些,很和气的笑着说“这不是一朝一夕事,需要反复练习”。
“班长,我叠好了!”李强叠好了被子大叫道。
“嗯?这么快?不是班副帮你爹的吧?”班长老猴确实有些不信,至少在这些新兵中他不信有人叠被的速度跟老兵有的一拼。老猴当然不信,忙上前看看。
“不错啊!有棱有角的,不会是加了水吧!我不信,你在叠一次我悄悄!”老猴故意把李强的被子抖散之后,还上手摸了摸。没有谁,而且干爽的狠,这让老猴有些怀疑了,说他是平头百姓家的,有些不对啊,谁家里把被叠成这样?
“班长,你怎么这样啊?我就是快了点,你也不能这么整我吧?这不是明摆的折腾人呢吗!真是的。”李强小声的嘟囔着。
“行了别废话了!叠吧,叠个被子还能累死你怎么的?抓紧的,叠被子,乖啊,叠完了让你睡觉去!”班长老猴这是连哄带骗的开始了对李强的轰炸。
“班长啊,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深深的知道我多了,您就别这么跟我说话了,我慎得慌!”李强有些惊讶的看着老猴。
“那你快叠被啊!”老猴像是哄小孩一样对李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