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杜立巴石碟-第二十六章:杜立巴星球――地球诞生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科幻小说>中国杜立巴石碟> 第二十六章:杜立巴星球――地球诞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章:杜立巴星球――地球诞生(2 / 2)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贝鲁宁博士的科研组在经过精密的计算后,得出了精确的数值,他们正指挥着离子动力推进器把彗星推向太阳,然后掉头向地球一路飞驰而去。这时候,雷特彗星出现了一个非常壮丽的景象;本来彗星在飞行的轨道上留下一条清晰漂亮的彗尾,但是在转头向地球飞去以后,在太阳风的作用下,那条彗尾被反推回来,在彗星的后方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气团,那气团追随着彗星,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现出无比绚烂的光彩,仿如天际间一朵巨大的蘑菇彩云,雷特彗星架着这个七彩的云团一路奔向地球。

雷特彗星在摆脱太阳风的作用后,尾部又开始形成彗尾,但是那些被太阳蒸腾的气团仍然存在,那些气团飘在太空中与彗星拖出的尾部形成了一个整体,宛如一个巨大的扫把展现在太空之中。

“轰隆……!”雷特彗星在飞行了数天之后终于结结实实地撞在地球上。巨大的冲击力把地球撞偏了原来运行的轨道,向太阳相反的方向偏离了将近25度。地球在撞击的瞬间崩裂,并从崩裂的部位散发出无数的碎片,那些碎片围绕着地球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环行带。

雷特彗星整个被撞击产生的巨大能量蒸发,原本安静的地球被雷特彗星的撞击打破了平衡,此时翻滚着灼热的岩浆,那些岩浆把彗星的冰核蒸腾,很快便环绕在地球的周围形成了大气层。

大气层不断地膨胀着,仿如地球一下长大了数倍。在大气层外圈,凝聚的大气开始形成冰晶,而大气层内圈却形成细小的水珠,那些水珠不断地扩大。有些向外扩展,达到大气层外圈凝聚成冰晶,有些承载不住自身的重量最后向地球散落下去。散落的水珠还没有落到地面,便被灼热的地气再次蒸发,如此无数次地反复着。大气层外圈的冰晶在达到负荷极限后,也向地球散落下去,同样被地热再次蒸发,并在地球的上空翻滚着浓厚的气浪,此起彼伏周而复始地运行。

(这一时期,正如中国的远古神话传说的“盘古开天辟地”。然而所谓的盘古,其实正是从遥远的斯夫娜亚星系的杜立巴星球而来的诺亚王子。地球所处的这一时期,就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里所谓的“混沌期”)

巨大的雷特彗星在离子动力推进器的作用下,向太阳飞行的过程中冰核被大量的蒸发,它自身的质量已经减少了不少;在掉头飞向地球的过程中再次蒸发,因此在撞击地球的时候雷特彗星的质量已经减少了将近一半。撞击的刹那间,雷特彗星被冲击力震出了许多的碎块,并在四周散落开来。这颗雷特彗星,它的冰核之中含有丰富的钠离子,而当冰核化为稳定的液态以后,开始聚集、渗透于地球表面。

在地球自身引力的作用下,这些富含钠离子的水,纷纷向地球的低洼地带汇聚。那些水首先汇聚到地球的最大裂谷当中;这裂谷正是雷特彗星撞击地球时崩裂的部位,而崩裂出来的碎块正环绕着地球,形成了地球的卫星环带。

沸腾的地球终于寻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水汽开始逐步减少;太空中可以看到地球,在经过蒸腾期的“混沌”后,开始被蓝色的水覆盖,原本土黄色的星球,一下变成了蓝色。地球在经历了漫长的蒸腾彗星冰核的时期后,终于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蒸腾的彗星冰核最终化为水,聚集在地球的低洼地带形成了海洋。这些海水因为含有丰富的钠离子,因此是咸的。而散落的一些冰核也在那些着陆点,撞击出一些低洼点,经过蒸腾期后,那些地方形成了巨大的湖泊,因此那些地方的水也是非常的咸。

(一般对于海水为什么是咸的解释,最普遍的观点是:海水里含有比一般的江河、湖泊水浓度更高的钠离子,而这些钠离子是经过几十亿年的河流冲击、渗透、溶化地表的钠离子矿物,不断地流入海洋,而海洋在太阳照射下,蒸发出纯净的水分子,这些蒸发的水分子由于高空的气压差,被流动的气候带带到陆地上化为雨水,这些雨水不停地再通过江河带着钠离子,分流汇聚于大海长此以往,不停地循环,不断地浓缩,海水的钠离子浓度就达到今天的状态。对于死海这样的钠离子浓度极高的地带,由于水量少,浓缩过程比海洋要快的多。从而形成了高浓度的咸水湖泊。而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盐池,就是由于气候的变化,使降水量变得极少,湖水彻底蒸发,就形成了完全由钠离子的化合物构成的干涸湖床。)

(然而上面这样的解释很是牵强。其实一颗足够巨大的富含钠离子的冰核彗星撞击地球,并在地球上留住充足的水;既能够解释海洋的水的来源,以及海水为什么是咸的问题,也能够解释太平洋中马里亚纳海沟与海平面11034米的巨大落差,太平洋中那巨大的陆地空缺哪里去了?其实,那些消失的陆地,正是被冰核彗星撞击后漂移到太空中,在环绕着地球运行。之后形成了月亮,后续篇章《月球之神》会有说明!)

“王子,我们成功了!”留下来观测地球的贝鲁宁博士在等待了无数个太阳日后,终于看到了地球经历了“混沌”之后散发出来的第一缕蓝色光芒,他第一时间激动地报告了再次踏上征途的诺亚王子。

原来,诺亚王子在看到雷特彗星撞向地球的壮观场面后,已经知道这个星球注定会酝酿出新生命,只是目前需要一些时间来平衡星球自身的状态。因此他再次巡游于星际,去寻找下一个等待改造的星球了。当他收到贝鲁宁博士的报告时,已经身在银河系的另一端搜寻新的目标。

“地球的状态开始平稳了吗?”诺亚王子在银河系的另一端问道。

“已经逐渐平稳,但是气温还没有完全下降,许多火山仍然在喷发,我们派出的68个观测队分别驻守在地球上空,时刻观测、采集着样本。目前海洋已经形成,并在海洋与大陆的上空形成了有规律的相互交换的气流;在地球的两端,太阳照射强度稍弱的地域各自形成了冰带。但是这些冰带极不稳定,他们随地球自转以及绕太阳公转角度的不同而改变着;原来形成的冰带在地球公转一段时间后会被溶化为水,而原来是海洋或陆地的地方会再次形成冰带。”贝鲁宁博士给诺亚王子详细地介绍着地球的现状。

“怎么会这样!现在搞清楚那是什么原因了吗?如果地球没有稳定的自转,就不能够孕育出足够生长周期的生物,你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有什么进展及时向我汇报。”诺亚王子丰富的知识立即就判断出,此时的地球还不适合孕育高智商的生命。

“我们的科研组已经得出了结论,是因为地球被彗星撞击后那块蹦离的陆地的失去,造成了地球的核心磁场断裂和偏移,因此它还不能够稳定自转。”贝鲁宁博士把科研组的分析结论报告了诺亚王子。

“你把地球的分析照片传来给我看看,我想,它一定非常漂亮!”诺亚王子禁不住摇想着地球的画面。

“好的,我们把它的每一个画面都进行了剪辑,您将会看到他诞生的完整过程。”贝鲁宁博士说着,把一个小盘放进了星际信息传输机中,把地球的资料传送给了诺亚王子。

此时,贝鲁宁博士心里并不轻松,他需要改变地球自转中发生的偏移以使地球的自转稳定,但是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