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并没有报考饭店管理专业。”王子墨说。
李子明点头:“我喜欢写东西,就想当个编辑,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结果大学报到的时候,我没有报考饭店管理的事儿被老爸发现了,那顿折腾,我都快要疯掉了,他在学校到处找人,还塞钱给人家,要给我换专业。”
“我听妈说,你翻脸了!”王子墨说。
“是,其实那个时候我特羡慕哥,离那么远,老爸都不管你,你可以完全按自己的思想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当然这次爸和妈吵架时我才知道你不是我的亲生哥哥,才知道当初爸为什么不怎么管你。”李子明有些歉意地说。
王子墨拍拍李子明的肩膀:“那些事情就不说了,爸和妈吵架是怎么回事?”
“为我工作的事情,爸一定要我这个学财经秘书的回饭店给他当秘书,说是饭店也是经济单位,我去做这个职业十分对口。我不愿意,妈站在我这一边,她希望我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这样吵了起来。”
“那你自己有什么想法?”王庆隆问。
“我知道长安的报纸和杂志的编辑部特别多,我上大学的时候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写5篇以上的文章,体裁不限,整个大学4年一共发表了200多篇文章,期中有20多篇都是在《摩登青年》上发表的,这个杂志社就在长安,我来之前和那里的编辑已经联系上了,他同意给我一个面试的机会,我想称一下,自己到底有多重。”李子明回答。
王庆隆原以为李子明是毫无目的的来长安找工作的,现在看来这孩子还是很有主意的:“你的文章带来了没有?”
“全带来了,我也想去别的杂志社看看,毕竟在学校里,眼界不可能太宽,既然来这里一次就要多找找,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机会。”李子明从他的大背包里取出叠整齐的资料。
“这些不止200篇了吗?”王子诩问。
“呵呵,200篇指的是公开发表的,这次还有我在校刊上发表的文章。”
王庆隆原以为李子明会写一些散文或者诗歌,但没有想到的是这部分内容的比重特别小,李子明将许多古代的事情用现代的思想重新进行了剖析,非常新颖的一个角度。内容也很宽泛,涉及到现代经济的各个方面,王庆隆看了一篇后不断点头,取出一篇《法海和尚的经济头脑》给父亲看,王惟一本来对这个不速之客很不欢迎,他坏了自己游山玩水的好心情,不过这篇文章让他的心情有了另外一种愉悦:“不错,有见地!”
王子墨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你来这里跟爸妈打招呼了没?”
“我告诉他们我要回学校,另外这个学期已经没有课了,我现在想先在《摩登青年》实习,到6月底争取能在那里工作。
“家里的饭店怎么样?”王子墨问。
“别提了,老爸是个好大喜功的人,当时手上有两个饭店,一个是自己已经经营了5年,有品牌有稳定收益的饭店,另一个是不切实际强行收购回来,规模超出经营能力,本身又不盈利的店,资金链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断掉的,我当时绝对站在妈这一边支持卖大保小,但老爸说那个大的是他的人生梦想,所以坚持卖掉了赚钱的那个,现在保的那个还是半死不活。”李子明回答。
“爸爸让你回饭店工作,具体的安排说了没?”王子墨问。
“哎,就别提了,说他会把他毕生的管理所学都教给我,那个店迟早都是我的,希望我能理解他的一片苦心,当然目前店里比较困难,可能我去那里上班工资不会太高,一个月先付给我1000块就当是零花钱,等饭店缓过来了,整个店都是我的,也就用不着谈什么薪水问题了,我从小就泡在饭店,饭店能赚钱基本都是妈的功劳,这一点我很清楚,唉!”李子明有些郁闷。
“我们不说这个了,先吃饭,子明一定饿了,我们吃完一起帮你参谋一下找工作的事情,好不好?”王庆隆提议,很快气氛又轻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