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王风到家已经有了三天,这三天来,王风一直和父亲赵天雄以及母亲王英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情。
这一日,阳光灿烂,万里无云,是出游的好日子,可是,王风一家子并没有出游。
在御花园里,一桌三椅,正是王风、赵天雄和王英在赏花。虽将入冬季,可赵国处于大陆的最东端,濒临大海,气候也不至于十分寒冷。
在花园之中,除了一些分外怕寒的娇贵花朵,大部分的花草还是透发着勃勃的生机。这些花千红万紫,姿态窈然,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芬芳,各有各的不同。信步走在其中,恍然间,你会以为,这必是人间仙境。
在微寒地冬季,拿一把躺椅,躺在艳阳的照耀之下,与最亲的父亲、母亲,一起赏花、品茶、说话。赏万花斗艳,花絮纷飞,花开花落;品茶之清香,茶之沉浮,茶之百态;说过往历史,现在形势,人生无常。
正当三人谈性正浓时,却有侍者来报,说飞鹰部大头领郑中求见。王风平时虽然不太理会赵国的政事,却也对飞鹰部有所了解。飞鹰部,是为赵国探察和传递消息而特意建立的部门,也即是一个半秘密的特务机构。王风在东龙帝国,向赵国传递消息时,便是通过飞鹰部。
“英儿,凌儿,郑中此时有事禀报,必是大事,我让他进来了。”赵天雄有些歉意地对王英和王风笑笑。
“宣。”赵天雄坐正有些歪斜地身子,威严道。
那进来通报的侍者,又赶紧离开,去宣郑中前来。
不一刻,那侍者便领来了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便是郑中了。郑中身穿黑色的紧身劲装,寸头,相貌普通,行走时如幽灵一般无声无息,确实是一个做密探的好人选。
在王风的记忆里,郑中是赵天雄所依仗的几大重臣之一,王风也曾见过他几面的。不过,王风向来是对赵国的国事不太关注,所以,虽然赵国的几大重臣他都见过,却也并没有太深的印象。
侍者领着郑中到来之后便退下去了,而郑中则是拜伏于地,高声呼道:“臣郑中,拜见陛下、王后、殿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王后千岁千岁千千岁,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吧。”赵天雄的声音温和却不失威严。
“谢陛下。”郑中起身。
“郑中,朕不是说过,太子好不容易从外归来,朕要和王后好好的陪陪他,诸事先不予理会吗。你今日求见,可是有什么大事?”赵天雄询问道。
“回禀陛下,确实是大事。前些时日臣曾禀报于陛下知道过,我们的海上领地有盗匪肆虐,陛下派呼延烈风将军领兵征讨。可是,数月过去,呼延将军根本毫无建树,而海盗之数却渐众。”郑中的声音有些沉重。
“哦,有这等事情,快快将详情说来。”赵天雄一惊,急忙询问。
“是,陛下。呼延烈风将军领精锐水兵五万,直奔茫茫大海而去,想要歼海盗于一役。可是,那些海盗十分狡诈,他们根本不与呼延将军的水兵对战,往往是抢了一处地方,就立即离开,换另一处地方。所以,呼延将军的军兵是疲于奔命,不仅毫无建树不说,还耗费了不少物资。并且,这数月来,那些海上盗匪的数量却更加多了,如果再不想办法予以根除,将来必成大患。”郑中恭声禀报,表情有些担忧。
“恩,那些海盗竟有如此声势了吗,看来,要加强重视的程度了。”赵天雄脸色一沉,声音里满是肃杀。
“郑中,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看了看身旁坐着的王英和王风,赵天雄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些,想听一下郑中有什么建议。
“陛下,呼延将军领五万人马都不能歼灭海盗,臣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意见。不过,依臣来看,以优势兵力围困海盗,将他们赶入包围圈内,再一举全歼,恐怕是我们目前最好的选择了。”郑中双手握拳,满目凶光,一幅要找海盗拼杀的样子。
赵天雄低头沉思片刻,而后抬头说道:“也确实只有如此了,那好,再拨给呼延烈风全部的十五万水军,让他定要消灭海盗,否则连降三级。”
郑中正要领旨,却有一声“且慢”响起,却是王风在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