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言道:“我观东汉京都洛阳这二百余年来,气数已衰。依老夫所看,旺气应该在长安,今欲奉驾西迁长安。尔等速速准备西迁事宜。”
司徒杨彪、黄琬言道:“关中已是残破零落。丞相今时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惊动百姓。须知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再者,之前王莽篡权、赤眉反逆之时,曾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长安已是人民流移,百无一二。人烟稀少!今若弃繁华之市而就荒地,非明智之举也。望丞相鉴察。”
董卓怒道:“此时关东有十八路反贼进犯,已至汜水关前。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宫室营造所需木石砖瓦,克日可办。不须月余。尔等休再乱言阻我大计!”
司徒荀爽谏道:“丞相若迁都长安,只怕百姓闻知骚动不宁!”
董卓大怒:“吾为天下大计,岂惜小民哉!”言罢立即免去杨彪、黄琬、荀爽三人官职,贬为庶民。
董卓议罢朝事,出了午朝门刚刚上车,只见二人望车揖拜,视之,乃是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
董卓问二人有何事情?
周毖、伍琼说道:“我二人今闻丞相欲迁都长安,故来谏耳。”
董卓大怒:“老夫始初便是听信你二人所言,保用那袁绍为渤海太守;时至今日,那袁绍却来反我,汝二人与袁绍必是一党!来人!与我推出去砍了!”
董卓叱令武士将二人推出都门斩首。
又下令迁都之事,限即日便行。
李儒一旁献计:“如今钱粮紧缺,洛阳之中富户极多,统统视为袁绍反贼一党,还有袁绍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赀,必得钱金巨万。”(作者:咬牙切齿中~~~~李儒这小子可真不是个东西,这么缺德的主意都出
董卓拍手称妙,即差铁骑五千、捉拿洛阳城里富户,共有数千家,在其头上插旗大书“反臣逆党”,然后尽斩于城外,再取其金赀。
李、郭汜奉命将洛阳的数百万口百姓,望长安方向驱赶。每一千百姓为一队,中间有监军一队,互相拖押;有路上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
李、郭汜为早日顺利完成董卓命令,凡是遇过的村庄,见男人就抓,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一路之上的啼哭之声,震动天地。
如有磨蹭拖拉、行走迟缓者,背后还有三千军士催督,军士们手执白刃,于路边杀之。
那董卓临行之时,教军兵四门放火,遍处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点燃宗庙宫府。
皇宫南北两宫所起火焰连接成一片;长乐宫庭,尽为焦土。
董卓又差吕布挖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陵墓中的金银珠宝。军士们也乘势将官坟民冢挖掘殆尽。事后,董卓所装载的金银财宝、珍珠玛瑙、布匹绸缎竟达数千余车!
老贼董卓这才满意,劫了天子与后妃等宫中人等,望长安而去。
却说董卓走后约有半月,其女婿牛辅也悄悄潜回洛阳。
汜水关余下的将官赵岑、张济见董卓女婿牛辅竟然逃走,而此时董卓也已弃洛阳而去,自知大势已去,便献了汜水关。
那袁绍诸侯军马围于汜水关前,久攻不下,正在着急!得知赵岑、张济愿意献关投降,又思这二人并无大恶,便答应既往不咎。
袁绍领十七路诸侯引军进入汜水关内。
进关后,袁绍命刘岱与乔瑁镇守汜水关,自己领着其余十五镇诸侯马不停蹄、直逼京都洛阳!
快至洛阳时,有流星探马将洛阳所发生之事一一报与袁绍诸人。那袁绍闻报只是下令孙坚先入洛阳城中灭火。
刘昊元虽然身体时好时坏,但此刻却正常得很。在一旁得知情况,心中犹如火燎相似!(星婆婆曾经看过刘昊元的怪病,最后的结论是:蛛毒未清,暂时找不到云芝,没有解药,星婆婆也无法可施。)
曹操深知昊元心意,遂向袁绍请战,说道:“今董贼意欲西迁长安,正是乘势追袭的良机;本初怎按兵不动,何故?”
袁绍缓缓说道:“现在已是申时,诸兵一路行走疲困,进恐无益。再者,洛阳火势甚大,我等现在只宜先进城去,助孙坚灭火,然后再做它图!”
曹操急道:“现已有孙将军入城救火。那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此等良机、不可错失!诸公为何疑而不进?”
众诸侯闻言皆道:“盟主言之有理,不可轻举妄动。”
曹操大怒:“竖子不足与谋!”
曹操怒气冲冲出了大帐,回到自己营中后,当即派兵部将。留下李典、乐进带领其余人马等候不提。(星婆婆没有跟随刘昊元去追董卓。)
曹操自己与刘昊元、夏侯、夏侯渊、曹仁、曹洪引了精壮兵马万余人数,星夜来追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