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城。
刘平摘下头上的斗笠,走进大街边的一家酒楼。这家酒楼卖的正是刘家的茅台酒,因此,掌柜的对刘平格外的热情。毕竟,刘平负责附近几家酒楼的茅台供应。
刘平对笑容满面的老板道:“今天我约了人,你不必管我。”
“是是,您自便。”老板识趣地回到柜台后面,继续拨他的老算盘。
刘平顺着木梯登上酒楼二楼。二楼有十几张桌子,此时有一半坐着客人。刘平径直朝一个身穿衙役服饰的男子走去。
那个衙役正在自斟自饮。桌上一壶酒,一只杯子,一碟花生米,那酒壶上赫然写着“茅台”两字。刘平走到桌边,也不到招呼,自行坐下了。
衙役见是刘平,眼中闪过一道光芒,压低声音问道:“老板可有什么吩咐?”
刘平道:“咱们老板的吩咐没变,就是尽你的可能,打探一切消息。”
衙役点头。
刘平接着道:“消息一定要真实可靠。否则,哼哼。在郡中,可有好几个人,为咱们老板做事。刺探到一个有用的消息,会得到丰厚的奖赏,但是,绝不需要任何虚假消息。”
那衙役再次点头。
刘平将一张银票放在桌上,用酒壶压好,然后站起身来,拍拍那衙役肩膀,低声道:“好好干,不会亏待你。切记,不要暴露。”
刘平下楼,和柜台里的老板寒暄几句,就走出了酒楼,消失在大道上的滚滚人潮中。
湘水。
一只载重几千斤的乌篷船,正在河面上航行。刘侯此次跟随酒船去了一趟零陵。水路运输有着成本低廉的好处。零陵城地处湘水边,因此也采用水路运输。
回程路上,酒船上已经只剩下两三坛酒。船轻了,又顺风,因此船速极快。刘侯站在船头,欣赏着两岸的郁郁葱葱的森林,不时有不知名的鸟雀啼声传来。
此情此景,他蓦地想起后世一个诗人的著名诗篇,不由高声吟唱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黄忠站在他身后,手搭腰间的剑柄,问道:“主公,这诗甚好,只是,这两岸未曾听见猿啼啊。”
刘侯哈哈笑道:“那就改为鸟啼好了。两岸鸟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黄忠点点头道:“主公真是天纵之才,能文能武。”
刘侯愕然,黄忠跟随自己,时日不短,可却从来没有听到过他的阿谀奉承之辞,这可是破天荒第一次呢。
黄忠见刘侯表情有异,问道:“主公,可有什么不对吗,这诗确实是好。”
刘侯见他脸上表情诚恳,没有半分伪装,才反应过来:人家并非阿谀奉承自己,而是奉承诗的作者李白大人呢。刘侯不由觉得自己脸上微微发烫,自己可是盗窃人家的诗歌。
就在此时,岸边隐隐传来呼喝叫骂声。刘侯令掌船的艄公放慢船速。
刘侯视力超常,远远地看见岸边的大道旁,一群身穿各式衣服的人正在争吵。
黄忠道:“主公,看来是一伙贼人在分赃,咱们船上也没有几个人,别管闲事罢?”
刘侯看得真切,足有二三十个手握刀枪的贼人,正围着几个箱子吵嚷。那些箱子中想必装着价值不菲的财物,贼人们大概因为分赃不均而发生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