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您行行好,给点吃的吧。”当吴铃耷拉着脑袋,埋头苦思冥想也想不出自己可以用这一百两做什么的时候,在一街角拐弯处,一小孩跑到了她身边,小心翼翼地说道。
吴铃抬起头,一估摸十一,二岁手里端着一个很旧瓷碗的小男孩正站在自己身旁,一双乌黑的眼睛正盯着自己,眼睛里没有乞求却有一些倔强。
“姐姐,我不是为自己,而是,我奶奶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那小孩突然小声地说道。
吴铃动容,他的眼神告诉自己他没有骗人。摸了摸自己全身上下的口袋,除了那张一百两的银票一文钱也没有,“小弟弟,你叫什么名字?你奶奶现在在哪儿,你带姐姐去好不好?”吴铃想了想,弯腰微笑着问道。
“我叫豆豆,姐姐你跟我来。”豆豆看到吴铃真诚的笑,刚才紧绷的弦顿时松了下去。不管她会不会帮助自己,她是近几个月来第一个去看奶奶的人。小家伙高兴地转身跑了出去。
“等一下。”吴铃突然叫住跑出去的豆豆,他奶奶不是两天没有吃东西了吗?自己就这样空手去可不行。豆豆停下,转身,半疑惑半伤心地看着她。是不是她突然改变了主意?
“你奶奶喜欢吃什么?我们先一起去给你奶奶买吃的好不好?”吴铃笑着说道。豆豆一下兴奋起来,跑了过来。“姐姐,我奶奶喜欢吃馒头,甜包,糯米糕……”
“奶奶,奶奶,豆豆回来啦。”小家伙提着一大包刚买的食物兴奋地冲进了屋里。
所谓的门也就是用几根木棒拼接起来一个像门的入口,中间有一个较宽敞的院子,所谓的屋子也就是用竹子,木棒和草一起盖起来的一个很小但能遮风挡雨的住所。吴铃站在门外打量这一切,鼻子酸酸的,心里很是难过。这些应该是朝廷在洪水期间给他们建造的暂时的住所。
“姐姐,你怎么还不进来?我奶奶说想看看你。”豆豆跑出来高兴地喊道。“我这就进来。”吴铃笑着跟着走了进去。
门一旁是一张很小的桌子,桌上放了一张纸,上面歪歪斜斜地写了些字。墙角是一张用木板拼成的床,床上铺了一床很破旧的棉絮。床上坐着一个年过六旬头发花白的老奶奶,人很虚弱,却正微笑地看着自己,看得出,那笑容很真诚。
“姑娘,谢谢您,真的很谢谢您。”老人微笑着说道,笑得眼角流出了泪。
吴铃心里深深一震。虽然生活很艰难,可这婆孙两人却真正用着自己的尊严活着。那笑容里没有自卑,没有自惭,有的只是出自一颗真心的感谢。吴铃轻轻笑了笑,豆豆骨子里也有一份倔强的傲气。
“婆婆,您好些了吗?”吴铃走过去,坐在床上,握着老人的手关心地问道,“豆豆说这些都是您爱吃的,所以我也都买了一些。”看着一旁桌上敞开的纸袋,吴铃拿了一块糯米糕放到老人的手上。
“奶奶,姐姐还给我们买了一些肉和米,我一会儿就做给您吃。”一旁的豆豆高兴地说道。
“好,好。豆豆,去,给姐姐倒杯水。”老人笑着说道。豆豆听后一溜烟地跑了出去。“姑娘,您叫什么名字?家住何方?”老人反握住吴铃的手。“婆婆,我不瞒您,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是谁,更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我生了一场病,醒来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救我的人说我叫小贝。”吴铃笑着说道,心里有些伤感和茫然,自己始终都找不到答案,更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身份生活下去。在看到这个住所的瞬间,自己突然很想念那个自己生活了近几个月的地方,至少在那儿自己还有一个身份叫“小贝”。
老人听出了吴铃的茫然和无措,安慰地说道:“姑娘,忘记有时候不是一个错误更不是一个罪过,而是上天想给你一个重新生活的机会,以另外一个身份活下去。”吴铃一愣,呆呆地看着那个老人。自己从来没有那样想过,一直以来自己都是拼命地想找回过去,想找回以前的自己。老人继续说道,“人生短短几十年,这样的机会不多,更是难得,你莫要错过,枉然虚度了后半生。你是一个好姑娘,你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李大人,你确定我要找的人在里面?”司马安站在那个又旧又破的难民住所前,一脸的疑惑和震惊,对自己身边的李荣问道。才短短一天,她怎么就住进了里面?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将军,下官的线人来报,确实有一个极像您所描述的女子跟着一个小孩走了进去,那女子和那小孩在街上买了很多吃的东西。”李荣笑着拱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