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11奋斗史-163.行有余力.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63.行有余力.(1 / 2)

印支战争爆发的关键原因在于清国的国际政治需要,而扩展战略空间是一个必需达成的目的,却只能是一个次要目的.是为了给y国一个不大肆插手普法战争的理由.解放军当然不怕激怒y国人,但没有必要.事实上,y国集中印缅所有驻军与西南战区背靠祖国兼有民心支持的十万大军硬干,打输的可能在九成以上.解放军如果非要夺取密支那,y国人是守不住的.不说解放军兵力占上风,特种部队要阻住来自印度英帕尔基地的后勤支持不会很难.但是,攻占密支那有可能迫使y军和解放军拼命,这从十五师对密支那主攻一般的佯攻就能看出来.而载镔发扬他一惯的优良作风,提出战略目的后就放权,并没要求西南战区一定要到印缅边境作战.所以,冯子材将军和西南战区司令部经过慎重考虑后,将主要精力放在了y军力量薄弱的萨尔温江流域,并以此为基础继续发展,威胁伊洛瓦底江下游流域只不过是方向之一.到印缅边境作战反倒处于次要地位,纯粹就是给y国从欧洲陆地战场脱身的理由.

这样一来,格伦夏尔就估计错了解放军的进攻侧重点,他以为解放军的目标肯定是威胁印度,所以要死守密支那,可密支那对解放军发起的本次战争而言,并不重要.远不如拔除八莫这颗钉子重要,不如占领蜡戌这个中心支撑点重要,不如威胁着曼德勒重要.

当载镔看到西南战取转来的战略计划时,眼睛亮了又亮.是啊,不激怒y国是目前国家的战略需要.只是,y国要是一心与普鲁士过不去,咱也没办法,但只要y国有意从普法矛盾中脱身,解放军对印度的威胁严重与否并不重要.那么,控制萨尔温江流域其实才真正是自己国家的未来利益所在.记得,m国是原史中唯一在三大洋都有出海口的国家,这也是m国的一个关键战略优势所在,可想而知,能有一个大洋的出海口对一个国家多么重要.只要西南战区的战略目的达成,那么我们的国家也有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这三大洋的出海口了.等威远特别战区在北美大陆的不断开拓,如果成功取得大西洋出海口......

要知道,这不是一个虚名,而是一个国家不可控制的优势所在.可以想象,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发展可以在四大洋任意流动,是多么的不可仰制啊!所以,载镔专程又跑了一趟凭祥,举双手同意西南战区的战略规划外,更对冯子材与其部下大加赞赏.

所以,十五师声势浩大的佯动使y军主力汇聚到密支那,而八莫腊戌战役将将开始后,十五师与兄弟部队于七月十九日主动退回伊洛瓦底江靠已国一侧,将密支那让给了蜂拥而来的y军,只不过西南战区的防线也正式推进到了伊洛瓦底江上游沿岸.同时,十五师一部不顾连战疲劳,未经休整即沿江而下,比情知上当而从密支那援救八莫的y军提前两天进入阻击阵地以逸待劳,并牢牢守住阻击阵地,使敌人援军只能用耳朵隔江听着枪炮声不断.

二十号,八莫战役正式打响,西南战区的防线整个儿压过了八莫,但对八莫却是围而不打,数万大军一心对付那不到一万的敌人援军去了,而这就是要表明一种态度罢了.解放军再怎么会打仗,想在丛林中打一场大规模歼灭战也很难.不是说不能围困住y军慢慢消灭,还是那个政治战争的原因,战区命令部队只需要打一场击溃战就行了,至于y军能逃出多少完全看运气,被丛林吞灭可不关解放军什么事,双方又不是朋友对不对!

腊戌的特种部队和五师一个团根本没受到什么大不了的压力,y军主力在八莫和腊戌之间坚持了六天,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境地中,被占据绝对优势的解放军大部队并不极端猛烈的攻击中溃散了.而且,解放军也没有下死手,没有对溃散y军围追堵截,任由败兵渡伊洛瓦底江向曼德勒逃窜,只是昂首阔步进驻腊戌.

八月四号,被围困近两个月的八莫y军弹尽粮绝,无奈接受了解放军的劝降.八莫这个边境重镇就像一颗熟透的桃子,落入了解放军手中.在对八莫的围困中,阵亡官兵不过二十余人,因为解放军根本没对八莫展开过攻城战.

大部队开战两个月,印支战争第一阶段结束,虽然只歼灭俘获不到一万敌军,十五师因为和y军打了近一个月的准正规战,还付出了三千多人的伤亡,却成功完成了防线推进到伊洛瓦底江上游沿岸的战前计划.不久后,景栋也瓜熟蒂落,被解放军所控制.

说罢缅北战场,那北越怎么样了呢哎,北越战场的情况非笔墨所能形容,主要就因一个解放军需要的结果----乱.

虽然监国王万岁说了要痛打落水狗,可一在于f国人只到了水边,却还没落水.二在于一万人的部队想控制北越是天方夜谈.所以态度是态度,事实是事实,北越肯定不能继续由f国侵略军控制,但解放军一时也只能表式强势存在,虽然f军兵力并不比解放军更多,丛林不可能特别有利于哪一方.而在y国放弃支持f国之前,西南解放军主力还不能腾出手来专心进攻安南f军.

那么,载镔在决定了印支战争后忙什么呢

人说‘善治者闲人也‘.可惜,那不过是领袖人物在稍有闲暇时的笑谈,载镔一直觉得自己够懒了,但想闲下来,一年充其量三五天而已.

从普鲁士回国不久,曾纪泽搭起了一个空架子移民局.哪种新鲜事务不是边学边干,以积累经验,一步步制订制度呢

所以,刚一翻过年来,载镔就派曾纪泽去了普鲁士,使曾纪泽在船上过了一个春节.而载镔自己就中间去了一趟西南战区,一头扎进了文化和货币新政策制订中.货币政策还只是研讨阶段,毕竟用纸币换取民间的贵金属太现实了.又不是翻天覆地后一切从头开始,不到十年就让百姓相信没什么信誉的国家信誉十足了,那纯他妈扯蛋.

但文化政策上,载镔表现出了十足的资姿态,让不少反对他的旧文人对监国王有了几分好感.因为载镔认为,要想理学不影响国家不可能,但控制国家绝对不行.所以,载镔在文化部的发言上实事求是,高度赞扬了孔孟,称他们绝对是伟大的思想家,但我们后人就不要再树立所谓圣人了,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财富.可是,载镔对朱熹却毫不留情,一棍子打倒在地,并踩上一万只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