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越来越危急,老子也不得不把势如破竹这个褒义词用在英法联军身上,清军比懿贵妃要烂得彻底.当然,关键问题栽不到广大兵勇头上,二十年来,大清朝没给英国鬼子打怕的将领太少.林则徐,邓廷祯,关天培,这些有勇有谋的人才要么获罪,要么免职,要么阵亡.保守派一统天下,治国连草包都不如,争权夺利个个是好手.哎,说句丧气话,合该着中国老百姓遭殃.
重生前两年,我经常看着网络小说渡日,深得yy之神髓.但等我真到了这咸丰年间,也就yy了前三天.我虽然被闷在皇宫里,至今没到人群中走一遭,可既然来了,除非打算混却一生,只要有责任感生出,就是个政治经济科学全部精通得大天才重生于这时代,也得收起yy之心,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以吕洞宾所言,这大天才是个天庭看不上的方正之人,成就可能赶不上我这流氓.因为我什么邪道儿都习惯走.
但是1860年,我是流氓也没辙啊!
战略家,我再怎么不要脸也不敢吹嘘.但十九世纪后的中国,战略大家也只有毛泽东一人,但妙就妙在毛大家的战略思想咱这流氓没那才气真能搞懂,毛泽东选集打死我也看不下去,但一鳞半爪却学了不少.即便如此,也让翁同叹服再叹服了,在他心中,我是十九世纪中国最杰出战略家的认识大慨开始扎根了.但他也冷静的告诉我,让被打怕了却还抱着天朝上国思想不放的大清国去打游击战,这个弯儿没个十年八年绝转不过来,也就是说,我这远水解不了近渴.接着翁同目光闪闪着对我说:‘大清国如有一代名主出世,还是有底子重震雄风的.‘
糟糕的清朝有过雄风吗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与明朝争风时,还对得起威风凛凛的形容.后来就算康熙都无力严惩沙俄了.老翁,您就别给清朝面子啦!没事儿,你大骂这狗娘养地,我不在意.我要是你心里那个名主,肯定要在走前把国号改喽.
战略上不能救急,那战术上呢
战略家至少需要才华气魄眼光三合一,我站在皇子的地位上,心中所包涵自然很大,做弊而来的眼光,在历史大变之前,当世我是无人能及.才华老子做弊检现成儿得行不行,加上流氓气,马马虎虎啦!但战略家十年后看看.
于是,我从战术上想辙.咱在战术上可比战略上有[才华]多了.战略要仔细体悟,战术却能现学现卖啊!军事网站是白去地么,电视上的军事节目白看地么
可惜得是游击战术.游击战总体是战略,本身是战术,但大清朝一国死脑筋,不是我瞧不起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但四个字慨括,时代所限.
那目前的清军战术还有什么缺点呢
太多了,数不胜数.这时代的清军还习惯于一窝蜂作战,跟太平天国打仗,甚至于还有兵对兵将对将战法.只是给英法侵略军的枪打地知道猫猫腰,什么散兵线进攻,挖战壕,梯次防御,等等等等,给我半个月时间慢慢想,能找出无数热兵器时代的落后战术.
其实,这个时代的列强军队,以我这眼光看来,毛病一样数不胜数.清兵给洋枪洋炮吓地要死,事实上列强军队火力密度严重不足,所以还只能才取三段式射击.十几二十年前的清军见着英军就一窝蜂冲上去,能不死伤惨重么!
但即便是二十一世纪的军队,对游击战特种战还是头疼如绞,弓孥刀等冷兵器也没真正淘汰啊!对付这时代的列强军队,哪怕是正面交战中展看进攻,只要大范围,多批次,零散队形,撕开空隙.这时的列强军队的战术都是攻势防御,其实笨拙得很,队形根本不能散乱,必须所有人列好或圆或方阵形直挺挺前进.只有把对手杀光或击溃后,才敢乱轰轰抢劫.所以,清军只要战术得当,就是拿着大刀长矛,一样能使敌我伤亡比例朝有利于清军的方向变化.
从三月到八月,我几乎完全忘了要争皇位,除了记得去拍拍皇后马屁,就是待在重文殿.每天,我在翁同面前手舞足蹈,唾沫横飞着大谈军事战略.真得,我真没yy,抛除我可能成为下一代君主的原因,翁同对我已从叹服深化为崇拜了.开始,他还是仔细听着我说话,后来,每天都带着笔记来,把我的思想记录下来.对,我看翁同的传记中说他从1858年直到去世,四十七年里,天天写日记,他的日记是中国近代史最重要,最详尽,最真实得资料.看来,将来的<<蒋军选集>>就指望他了,哈哈......
嘿嘿,不好意思,翁同有点崇拜我,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他越来越相信神迹的存在,想想吕大办那事,还行.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