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你。”
敏宁迟疑的看了他一眼,“那你的意思是?”
弘暻眼睛盯着她的眼睛,很肯定的说,“额娘,试着相信汗阿玛!”
敏宁却收回了眼神,没有说话。
让她相信四爷,她又如何能不相信四爷?
年轻时,四爷带给她的是不停的失望,她越来越多的心思掩藏在心,已经习惯性带上一张面具示人。
就连现在困住四爷,自己去改革,都没想过将这些告知四爷。
她只是不断的在说服自己,四爷他是一个古人,哪能够明白的她的想法。
“额娘,您难道就不能相信汗阿玛一次吗?”见敏宁迟迟不说话,弘暻脸上闪现的失望之色。
看着儿子失望的眼神,敏宁不自在的撇开了眼神,“我会试试。”
第192章那些清穿的日子(192)
嘴里说试试;可敏宁却迟迟未动。
两人之间隔着巨大的差别;这两年她过得比较艰难;夫妻二人走到这种彼此防备的地步也算是可悲可叹。
这回若不是趁着四爷生病,敏宁也没有找到控制直接反抗。
朝中现如今中下层;属于她的人占据了半边天,就连阁老也有一两个暗地里倾向于她的。朝政还跟四爷在时一样,不管朝廷还是京城;都是一片风平浪静。
这两年八旗军营改制,大批的骑兵被替换了下来,改成了从民间招取的义务兵。
像八旗的统领之类的;绝大多数都只是占着一个名义;手中丁点实权都没有。
所以军队握在手里;今天的一切就翻不出她的手掌心。
至于老八,这群四爷的兄弟,眼下都安静的呆着,大概是想要看看园子里的动静。
不少人都在怀疑;这一回老四是不是跟在她联手做局,诓他们入局。正是因为有这个顾虑,他们才迟迟不敢动弹。
不动弹最好;敏宁也能有那个时间将京城这的一切有条不紊的掌握在手中。
唯一让她不高兴的是;这一个月弘暻已经几番过来找她;每次都是老话重提;让她去见四爷。又或是让敏宁允许他去见四爷。
不管是畅春园还是圆明园都在深严戒备着;宫中的那些女人一个个都没动的;就算再迟钝也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一个个缩在院子里不出。
畅春园里隐居的太后倒是传了信出来,信中直斥她不堪为媳。
敏宁苦笑,可太后到底是她的长辈,她不能跟她动怒,也只是停了畅春园通往外界的消息通道。
手中握有了兵马,敏宁也有了底气,开始着手大干起来,第一件事传达给各个省,让各个省在各县举行投票一事,投出的人民代表,然后在来年五月统一到达京城。
然后是各行各业,每个省都选举出一个可以服众的人选来,同样在五月份,一同来京城开会。
敏宁开一次全国性质的人民大会,具体商讨整个大清律法需要改动的地方。
随后她又准备改革官员体系,在内阁之中选其一为首相,首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又准备组建议院,议院是军队和官员还有有过从业经验的律师人选,所挑选的人选全都是各界精英,足足拥有上百人。
这些议院议员可以由皇帝挑选,也可由其他议员推荐,议员可世袭,也可终身制。
这个议院被称为上议院。
有了上议院自然还有下议院,下仪院就是各行业、阶层代表,例如地主代表、农民代表、工匠代表、各人民大网罗了各行各业,大概足足有几千人。
每一项法案都是这些代表提出来,然后下议院商议通过,在由上议院投票决定,若是上议院通过,会由首相呈给皇帝。
而下议院通过的法案,上议院有权否决。
皇帝拥有一票否决权,也就说若是这个法案上议院通过,可皇帝考虑不同意,可直接可以否决。
敏宁直接将内阁给拉过来,她提出的不管是首相制还是议院制,实际上都是在限制君权,内阁自然是配合的。
不管是谁,都希望手中的权力增加,眼下皇帝出不来,听说皇帝的亲弟弟十四爷已经逃出了城,准备攻打京城,不过现如今,都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皇帝显然没那么容易就出来的。
更重要的是,皇贵妃这项提议,对于他们还是广大特权阶级,都有好处,谁会不同意?唯一没有好处的就是皇帝,可皇帝已经被囚禁起来了。
内阁和三省六部也有那忠心耿耿,梗着脖子不愿意接受的,没关系,不接受那就告老还乡,下面随时有更年轻的人等待着接手他们的职位。
总之皇贵妃的手腕非常强硬,她手握着军队,一点也不怵跟官员扳腕子。
直隶平稳无恙,不少人就指望着地方能够动起来。
可是地方有银行有火车,这两样命脉掐着谁敢动?全都埋头装死,大佬打架,没钱没交通工具的他们可不敢掺合进去,就怕波及到自己。毕竟人家是夫妻,也许床头打架床尾和,回头皇贵妃失败了,皇帝还能杀了她不成,别忘了三皇子作为皇位继承人可是这位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