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拍了拍胸口向他保证道:“让你放心你就放心,有我在,谁也不敢来捣乱,你们这家小报馆我还是能罩的住!”
张廷璐苦笑,还想继续劝下去。
女子不耐烦了,一挥手,“直接告诉你吧,我奶奶是固伦雍穆长公主,我从小就在皇太后身边长大,有我在这里坐镇,这京城里以后没哪个人有胆子来找你们的麻烦。”
固伦雍穆长公主,年轻人可能不大知道了,但是对于生在官宦人家的张廷璐还是有所耳闻。
这位是已甍逝太皇太后所出的长女。
凭借着皇帝对太皇太后的孝顺,对于这位姑姑也是另眼看待,在太皇太后还在世时,时常将固伦雍穆长公主招回京陪伴太皇太后。
只是这一位死的太早,比太皇太后还要早十年,后来科尔沁那边就将长公主刚出生不久的嫡孙女送进了京。
这个小格格来京城时,太皇太后身体已经不大好,没几年就甍了,小格格就送给了太后养。
养到十岁左右,又被送回科尔沁跟亲人团聚。
前几天张廷璐就听说有一位蒙古郡主进了京,据说这位郡主刚出嫁没多久,就守了寡,这回出了孝才进京,皇太后心疼她,让她多留京住几年。
看来眼前这位就是那位郡主了。
要是这位,一般人还真不敢招惹她,毕竟她身后还有个皇太后做大靠山。
乌仁图娅才拜见过皇太后,就从皇太后那听到了京城新鲜的事物,其中一样就是有报纸。
出宫后,她就令人买来报纸,一看这还挺新奇,只是有些不满,为何没有为女人所做的。
在蒙古,女人的地位可不比男人低,比如她就继承了她那短命额驸的地位和财产,管理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部落。与其他部落发生战争时,也提枪上马干过仗。
所以看到有汉文、满文甚至还有蒙文文章,就是就没有专为女人写的文章后,就有些不满了,当即决定找到这家招人的报馆。既然之前没有,那她就来开创先河。
张绍阳一听说眼前这位的身份,眼睛一亮,不等另外两个人说话,他当即拍板,“那我就做主聘下……还请问您怎么称呼?”
“就叫我长惠即可。”长惠是她的郡主封号。
“长惠姑娘,回头我就在报纸上邀稿,这些稿件就交给你处理。”
大门口传来哀嚎声,张廷璐走过去一开门一大群人摔了进来。
“你们在干什么?”
当然是偷听,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女子,还跟他们三人说了这么长时间,他们当然要来听听到底该说些什么?
有人从地上爬起来,举手抗议,“咱们那报纸上要出些女人衣服搭配之类的内容,不是和咱们其他文章格格不入吗?”
张绍阳摸了摸下巴,沉吟道:“也是!”
一旁的人眼中露出喜色,想要继续让张绍阳打消这个方谬的主意。离开晨报不就是因为无法自由报道吗?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报纸,他们自然不愿意随意添加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日报就是他们小心呵护成长的女儿,如今有人想要强插进来,他们自然要誓死守护女儿的清誉。
张绍阳很快想到了解决办法,一击掌,“那就另开一份报纸,回头我就去申请一个新刊号。”
见守住了自己报纸的清白,其他人无所谓了,很快同意了这件事。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就给咱们的新报纸起个名吧。”张绍阳继续说。
给女人办的报纸,男人可不感兴趣,也不认为这份报纸会成功。
张绍阳见其他人不当回事儿,又看向长惠,长惠不负他所望,开口说,“你们男人不是时常说书中自有颜如玉吗?我看不如就叫颜报好了!”
张绍阳觉得这个名字不错,又问其他人。
其他人兴致缺缺,赞同了这个名字。
这时候这些自大轻视女人的男人绝对想不到,《颜报》会后来居上,销售量远比《京城日报》高,而且还传播到各地,成了大清时尚流行的风向标。
无数少女少妇,争相学着《颜报》上妆容和服饰搭配,那恐怖的销量令《日报》的人跌碎了一地眼镜。
第50章那些清穿的日子(50)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边报馆里正开始研究新的报纸;另一边禛贝府敏宁却是叫苦不迭。
她就不明白;万岁爷要让四爷做一个关于修书的章程,只是为何这活儿最后会落到了她手里?
甩了甩写的发酸的手;敏宁放下了铅笔;面前几张稿纸上面已经写满了狂草字迹。
要是真来一个识字的人;可能都看不出来她到底写了些什么;毕竟为了方便,她全用简体字书写的;这个时代虽然有了简体字;但简体字一个字有好几种写法;而简体字在这个时代被称为手写字体;和印刷字体也就是繁体字完全是两套字体。
也就是说一个人识一个字须得认两种以上的形体,必须得统一;不统一如何能够大规模推广。
叹了口气;心想幸好这个时候铅笔已经出现了;不然让她拿着软塌塌的毛笔写,可能半天也写不到一百个字来。
将稿纸按顺序整理好;敏宁又重新拿出几张白纸改成繁体字誊抄。
誊抄之后;一行一行;虽然是横排;但却是自右向左。
写了几行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