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章(1 / 2)

张绍阳表现出惊讶的模样,就像是原本只是随口一说,突然发现这些人是来真的一样,他脸上慎重起来。

“我看江南那边文社开报馆都找盐商出钱支援,我们要开报馆先期得有一大笔钱买字买排版印刷机,这是少不了的,至于报馆地点先期先凑合,以后有钱了再整个好地方。这京城的富人肯定不少,我恰好认识一位,就是时常在我们报纸上打广告的那家。你们要是同意,我可以跟对方商量一下。”

让文人拉下面子跟商人同流合污,不少人过不了心里那一关。那岂不是说这报社也有商人一份?

不少人顿时沉默了下来,看得出心里还是不甘愿的,张绍阳像是看出这些人心里所想,又继续说:“这人到没有其他要求,就是想在报纸上给他留个广告位,广告费只出别人的一成。若是以后我们能将这笔钱还给他,那么广告费还是跟其他商人一样竞争。而且报馆报道内容都归我们管,他没有权利干涉。”

这个条件岂止是好,而是太好了。

“那个商家愿意?这明摆着对我们有利。”有人狐疑的问。

张绍阳苦笑一声,然后拍了拍旁边那一沓往期的报纸,“你们也不看看咱们这几期的报纸,上面的广告哪个不是跟总编拉过关系,这广告位都快成了总编自家的了,早先那几家支撑咱们家报馆的商户都被挤了出去。这些人自然不愿意,就想办一家自己的商报,但是这些人又不懂怎么办报纸,便想着先投钱支持一家,等摸清办报纸的流程后再自己办。”

简单来说,就是打算借鸡生蛋。

只是这个方法对于两方来说都有利,报馆这边解决了先期资金,度过了最开始的开头万事难。而商人那边也没有损失,只是借出去一笔银子,后期还会还回来。这期间还能得一个只需出一成费用的广告位,附赠办报纸的流程,怎么算都有利。

但其他人都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他们能办报别人自然也能办,以后要争夺报纸的市场份额自然是各凭本事。

“那要不就试试?”有人看了一眼周围的人,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第47章那些清穿的日子(47)

冯翔一拍桌子;“试就试,怕什么;要真失败了,大不了重新再来!”反正也不要自己出银子。

旁边一群人被他带动起情绪来,拍着桌子嚎叫着道,“是啊;要真失败了,大不了给别的报馆投稿,我看那些投稿的人赚的比咱们这些拿死薪资的还要多!”

听着一群人激动的起哄声,张绍阳忍不住在心里给冯翔竖起大拇指;干得好!

冯翔接没接收到这信号不知道;反而因为其他人的鼓励思如泉涌;脑子里灵光不断闪现;“既然开报馆;就不能跟晨报做一样的内容;没有邸报咱们也拼不过晨报;只能出奇制胜;干脆专报不平之事,再向外界收一些话本稿件;这些才是老百姓喜欢的。至于严肃的话题;还是让晨报来干吧!”

张绍阳觉得冯翔真是个人才;跟上面的提议不谋而合;按照上面的意思;他这另开的报纸专门报道一些小道消息;上到百官内宅下到民间趣闻,只要有话题性,能引起老百姓的兴趣,都可以报出来。

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惹到惹不起的人身上,简单来说就是挑软柿子捏。

“那就说好了,这几天我去找那位商人商量,等报纸的刊号审批下来,买来印刷机,我们再辞工。”

“好,就这么说定了!”

一群十来人非常激动的拍手约定。

众人又坐回原位,没多久一伙外出跑新闻的记者路过编辑室门口,一群人说到兴奋处还手舞足蹈。

屋里留着的人对了对眼色,既然准备另起炉灶,那挖角也该提上行程了。

张绍阳按住其他人,先往隔壁的记者是走去,里面的人聚集在一起还在谈论着。

偶尔传出“抓到”“庙地下密道”“还有位小公子”等等话语。

张绍阳敲了敲门,里面立即噤了声。

他露出和熙的笑容,“都在谈论什么?”

有一个二十六七岁青年站出来回答:“今天南城药王庙那边有孩子被拐,后来出现了一位侠义之士帮着追查,结果查到在药王庙下被人私挖了一条密道,那些丢失的孩子都被迷晕藏在密道中。”

这人是张绍阳的本家叫张廷璐,同样是姓张却比张绍阳家境好不知道多少。

张廷璐的爹乃是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大哥是翰林院侍读学士,二哥去年中了进士如今在南书房当值,他自己也不负众望考取了秀才功名。

因为身份显赫,和其他人气质格格不入,一入报馆,身份很快就被扒了出来。

不过他为人处事很周到,待人的态度也很舒服,没有官家子弟的坏脾性,来到报馆没多久就与其他人混熟了。

因为报馆里姓张的只有张绍阳和他,作为本家自然更亲近些。这个时候他才会站出来,回张绍阳的话。

“那可好,你们也找到好几才可以报道。对了,你们刚才说被拐的还有一位小公子?”

“是的,那位小公子细皮嫩肉眉目清秀,一看就知道是好人家的孩子,也不知道京城谁家的公子丢了?”这次不是张廷璐回答,而是他旁边的一位年轻人插嘴。

旁边有人道:“肯定身份不凡,没见顺天府小心翼翼的将人带回去了吗?”

“好了好了,都别说了,赶紧赶稿,争取明天将这件事报出来,这种行侠仗义的事得多多报道。”

见这些人都坐下来开始忙自己的事儿,张绍阳也没有继续打扰,转身回到了编辑室。

回去后将听到的事情一说,一群人捶胸顿足扼腕叹息,为什么当时在场的就不是他们了?

傍晚这条新闻的稿子被总编打了回来,顿时让整个报馆的人都哗然起来。别说记者室,就连编辑室的人都不敢相信。

“这种新闻也不给报,那我们还出去跑什么新闻?”

有人恨恨的踢了一下桌腿,“这不准报那不准报,在哪里是报馆,分明就是溜须拍马的地方!”

“凭什么不能报?这种正义之事就应该公布出来,引人为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