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突然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风云子的脸上却不见有什么表情,似乎早已知道一般。等那人走近,一身皱褶的道袍,糟蹋的发髻,但是眼神之中却闪动着精光,这人正是风云子的五师弟:欧冶子。
“大师兄,怎么一个人坐在这来,还没休息啊。”欧冶子莫名的看着风云子道,他刚从炼器房里出来,他经常炼器到深夜,只是今日碰巧遇到了风云子。
风云子看来人是欧冶子,见他一脸疲惫之色,但是眼中尽是兴奋的神色,知他定有值得庆幸的突破,笑道:“五师弟,又这么晚回去啊,今天炼器可是大有进展啊”
但是欧冶子却苦笑道:“我的三味真火,散而不凝,杂而不纯,金丹真元太少,悔不该当初不听三师兄的劝言,急匆匆的凝练金丹。现在才明白这金丹就像是一个容器,金丹凝练的越精炼,容纳的真元就越多。像三师兄那样,虽然还没有结丹,但是真元浓厚的惊人,等到时机一成熟,厚积薄发,一但结丹,金丹凝练,真元雄厚无比,道行大增,修行练气事半功倍。”
对于有修行之人来说,炼器和炼丹是两项十分重要的必修课,而且在修行界中,炼器和炼丹的大家深受修士们的尊敬和拥戴,像天鼎山、丹霞谷,虽然是小门派,但是修行界中没有人敢找他们的麻烦,盖因他们炼器、炼丹十分的出名,平时若是有修道士上门求丹、炼器,他们慷慨解囊,由此积累下来的人脉之雄厚,可想而知,若是有什么麻烦,一呼百应,谁敢触犯天下之大不韪。
而每个大门派,尤其是像昆仑山这样的正统大派,炼器和炼丹的水平自太古洪荒时代就流传下来,他们对道门六艺的独特见解和以及长足的发展,根本不是修行界中的其他门派可以比拟的。但是高超的炼器、炼丹技艺,却离不开本命真火:三味真火,俗话说什么样的火,烧出什么样的钢,欧冶子的三味真火杂而不纯,散而不凝,所以他不能快速、完全的熔炼材料的精华、剔除杂质,所以难有大进。而他一心对炼器情有独钟,所以经常熬到深夜不休息,可见其恒心、毅力之坚定。
风云子对他笑道:“平时多听、多记,对自己是有好处的,我见三师弟一心向道,将来成就不可限量啊。”
欧冶子却苦笑道:“只可惜六师弟不听三师兄的良言苦语,经常和三师兄对着干,平时没少受他的气,这些日子大家本来和睦相处,可惜世事总不如人意。”
“如此,三师弟不会在心里记恨六师弟吧。”风云子突然问道,他记的就在上午王九州还和赵长远两人还进行了一番口舌之争,只是赵长远不敌王九州,气走了。
“当然不会,三师兄他是恨铁不成钢,只是嘴上说说,其实该帮忙的时候,他不会不帮的。”欧冶子摇头笑道,从他的神情之中可以看出,他对赵长远的人品有着相当的了解。
此时,月过中天,风云子心里莫名的有些疲惫,他见欧冶子的身子也很累了,就道:“五师弟,我看你神色疲惫,就去休息吧,耽误不得修炼。”
欧冶子也感觉到了一阵阵的疲惫,于是对风云子笑道:“在炼器鼎旁边忙过了头,现在是累得不行了,大师兄,我先去休息了,你也早些休息。”
风云子点点头,看着欧冶子走开的背影,心头对这些师弟关心不已,想到又要为了上封神台苦练一甲子,一腔心血,全放在了比武封神上,也不知结果会如何,但愿她们能够顽强的面对不顺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