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村的改革开放史-第一节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节(2 / 2)

出于同一原因,我用一句话简明扼要地总结一下刘村:刘村是一个偏僻闭塞的山区小村。

我的读者读到此处,大部分人会很理所当然地认为,刘村是一个穷得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人均0.3亩水田,即使袁隆平在现有基础上把水稻亩产再翻一翻,那也没法解决刘村群众的温饱问题。

很显然,亲爱的读者们,你们犯了一个网络时代享受文化快餐时常常易犯的错误,你们早就忘记了我前面讲的话:我们刘村是一个富得流油的山村。

一个理应贫困的山村,却成了一个富得流油的山村,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刘村是中国改革开放缩影的重要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我撰写刘村的改革开放史的重要原因。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人物的历史是虚无的历史,没有人物的历史好比没有骨头的肉,既不丰满,也不鲜活,更无灵魂,所以,接下来我要介绍我们刘村的人物。

为此我在百度上忙乎了两天两夜,苦心费神地寻找有记载以来在我们刘村出生或成长的历史名人、近代名人、现代名人以及当代名人,结果我一无所获,让我感觉很没面子。

当然,说一无所获并不严谨。从我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刘村至少出过两位比较知名的人士。其中一位是明朝的二品官,目前他仍静静地躺在刘村最高的山上。另一位是现代人士罗元鲲,他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的历史老师。据《新化县志》记载,伟大领袖在建国后念念不忘罗老师对他的培养与帮助,专门指示湖南省政府给罗老师送过米和钱,还亲自邀请罗老师进京参加52年的国庆观礼。罗老师于52年9月21日到达北京后,伟大领袖当天就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经费为罗老师订作了中山装一套、呢子大衣一件、皮鞋一双,并馈送零花钱。9月26日和11月8日,伟大领袖邀请罗老师共进午餐和晚餐,并再次馈送零花钱。11月14日,伟大领袖安排飞机请罗老师乘机欣赏了长城风光;11月15日,罗老师依依不舍地离开北京离开伟大领袖回到长沙。1953年春节,伟大领袖为罗老师亲笔题写了“九食居”匾额,高度赞扬罗老师一生以教书为主、自食其力、勤劳耕耘的精神。不久后,罗老师病逝于长沙。罗老师逝世后,伟大领袖对其遗孀仍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罗元鲲只是一介贫困老师,而但他作为伟大领袖的老师,谁敢说他不是名人呢?至少是刘村历史上的名人吧。

我们刘村人为此无比自豪,每当他们纵谈国际国内形势时,张开闭口都离开不伟大领袖,他们总爱拍着胸膛兴奋地说:

“伟大领袖还是我们刘村人的学生呢!”

既然伟大领袖是刘村人的学生,谁又敢说我们刘村不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当然,既然是写刘村的改革开放史,我就应该多写刘村的当代人物。理所当然,我首先要介绍刘村的刘亿万。

刘亿万在我们刘村,就象现在的奥巴马在美国、梅德韦杰夫在俄罗斯、萨科齐在法国、布朗在英国,理所当然是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或者就象现在的卢武铉在韩国,章子怡在大陆,陈冠希在香港,理所当然是知名度最高的人物。我们刘村的男男女女女老老少少,每天早晨睁开眼睛想着的第一件事,晚上临睡前脱了衣服爬上床想着的最后一件事,都是同一件事:刘亿万究竟什么时候回刘村呢?

刘亿万是我们刘村土生土长的人物。刘亿万投资几百万元兴建的豪华别墅就扎根在刘村的土地上,可刘亿万已经整整有两年没有回过刘村,更谈不上在他的别墅中住上一晚。我们刘村很多人对此深表惋惜。几百万块钱存在我们刘村信用社,一年下来光利息就有几十万,哪怕每年回来住上一晚,就好比住了一晚的总统套房,虽然这总统套房是超级昂贵,但总有个说法有个安慰。两年都不回来住一晚,就好比在宾馆的总台交了几十万的住宿费,却睡到了走廊上,无论如何是件不划算的事。

话虽如此,刘村群众对刘亿万整整两年都不回刘村的别墅住上一晚并不觉得有多奇怪。因为大家知道,刘亿万除了刘村的别墅,还有县城的房子、省城的房子、上海的房子、广州的房子、深圳的房子……刘亿万究竟有多少房子其实大家谁也说不准,不过要是有人说他在美国白宫也有房子,很多刘村人觉得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刘亿万的确去过美国很多次,再说美国那地方是赤裸裸的金钱社会,包括总统在内的所有一切都可以用钱买到,又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刘亿万既然有钱,他要想在白宫买几间房子也不是不可能的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