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官家的笑容有些僵硬,转脸看赫连山。赫连山举笏道:“圣上,高大人之言虽有些道理,但也不过是一家之言。灭李继迁难,但要阻挡他,却不太费力。只需一员上将,率三五万精兵,巡防黄河,令其不能回归平夏,再集中延、环、庆、灵等州的乡兵,驻守住平夏部的险要之地,牢牢守住平夏地,朝廷便没有后顾之忧,完全可以击败契丹!”
“嗯......”赵官家微微点头,已经凝霜的脸,开始解冻,淡笑道:“赫连爱卿的话很有道理。李继迁乃流寇,擒之不易,阻之却不难。只要朕降伏契丹,他还有何能为?朕所以要讨伐契丹,是因为李继迁已经成为强弩之末,不堪一击,不足为虑。众爱卿,情况大致如此,七嘴八舌地献策,朕也记不住,都下去写折子,尔后朕择优选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跪倒叩头,赵官家甩手下殿,散朝了。
群臣退出,边走边与自己相投的人议论。多数大臣刚到家,没等安歇,便有太监悄悄地随后跟来下旨:“皇上密旨,明晨四更,去城北禁军大营,礼送众将士出征。”
接到旨意的,都是核心人物。象高峦、赫连山这样的,都被甩开,老实地写奏折。
第二天四更,接到密旨的人都准时到达城北大营。天太黑,拜将台上,灯笼火把。
当当当三声炮响,赵官家在激昂的号角声中,摇摆而出,登上庄严肃穆的拜将台。
群臣风摆禾苗一般伏倒,山呼万岁,行三拜九叩大礼。然后按照品阶,分文武站立两厢。
赵官家环顾一下,提足中气,高声大喝:“众位爱卿,攻辽之策,朕已经拟定。拟用二龙出水阵,夹击辽邦。东路由鲁国公、枢密使曹彬,亲率大军二十万,朝廷发禁军十万,五万马军,五万步军,准许鲁国公起用边关米信等部守军十万,直扑辽南京。到南京之后,一阵化二阵,左右夹击南京;西路由潘美任主帅,任三交之北都部署,王监军,朝廷发禁军六万,三万马军,三万步军,准起用三交部署杨业等部四万兵马,合计十万,从西扫起,收复各州,策应东路军。此战定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为彻底灭绝契丹做准备。为使将士用命,朕要效法古人,登坛拜将!曹彬、潘美登坛,受朕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