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魂虎魄-第四十三章 以攻为守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狼魂虎魄> 第四十三章 以攻为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三章 以攻为守(2 / 2)

寇准附合道:“吕大人言之有理。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也。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粮,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今西北乃穷乡僻壤,即便是有孙武之智,也无法就食于敌国。一切军需粮草,势必要从关中甚至于江南转运,此一大害。其二,戎羌狡诈,地形尽知,急切之间,难以剿灭。擅动大军,师老无功,势必要劳民伤财。因此,臣也不赞成大动干戈。”

赫连山抗声道:“依吕大人寇大人之意,是要姑息养奸,养虎为患,眼看着李继迁坐大长成威胁朝廷?前者五万大军被其一战折损过半,对付这么凶残的敌手,岂是少数厢军乡兵之能为?厢军老化乡兵少力,非叛逆对手。不派精锐禁军一举剿灭,更待何时?”

赵普站出来道:“赫连大人之议着实不够妥善。大批禁军尽赴西北,契丹人势必趁势生事,如何抵御?”

赫连山暗暗冷笑,蒙谁呢?你们抢夺了大批的马匹,正在消化吸收,将二十万步军改成马军,这需要时间。还有,你们夺得了大量的运输牲畜,想的是对契丹开战,哪还顾得上李继迁这一小股流寇。所以,咱说破大天,你们也不会打乱计划派遣大军西去征战。当下越发慷慨激昂:“依赵老相爷之言,李继迁一战折损我大军数万,鼠戏猫须,挫辱我上国天朝,就任其逍遥法外,随其在河套称王称霸,而不闻不问?倘若有人效仿于他,再出个张继迁、王继迁,当如何处置?长此下去,国安有宁日?”

“赫连大人此议甚为不妥。大军远征,非同小可。西北地广人稀,粮草不易筹集,必须得内地转运。困难重重。而蕃人熟悉地形,又是马军为主,倚仗密林深草,来无影去无踪。田钦祚前车之鉴不远,岂能重蹈覆辙?依咱之见,应学秦翰烧林焚草之法,毁去蕃人的屏障,各州齐头并进,步步为营。以堡垒之法,应对蕃人快速飘忽之师,再无遗漏......”

“畏首畏尾,岂是人臣之应为?堂堂天朝,终不能成了缩头乌龟......”

就这样,赫连山和朝中的少壮派,同赵普和吕端等人,你来我往激烈地争辩起来。

后来,其他大臣也加入其中。

众人分成两派,以赫连山为代表的,主张大军西征.

以赵普吕蒙正吕端为代表的,主张闭关坚守。

最后赵官家还是采纳赵普等人的建议,采纳烧林焚草,坚壁清野,步步为营的策略。此刻,赵官家心腹大患还不是李继迁,是比宋朝立国还早四五十年的契丹人。但赵官家对赫连山的忠心大为称赞,开始有些信任他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