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山不解,慌忙对小太监说道:“小公公,下官胆小,可别吓唬下官。进京这一年来,下官除去吃饭、睡觉、玩耍,便是读书、吟诗、作画、逗鸟、遛狗,别的什么也没干。堪称是伴食的宰相、尽盘的将军。就是上、上那勾栏之地,也是有限的。总不会为这个治咱的罪吧?”
“大人别跟咱家撇清贫。究竟什么事咱家也不知道。咱家只是看在平日的交情上,给大人提个醒。走吧。不能让圣上和满朝文武等你一人吧?”小太监经常接受赫连山的好处,怕他一时糊涂,一不留神把脑袋弄丢掉,自己少个进钱的地方,所以提醒他一句。
赫连山上殿时,百官都已到齐,静静地等待赵官家升殿。
他忙跑到文官行列的最末尾站立。
这赵官家也真不愧是天下第一人。一上来就给赫连山一个非常微妙的位子,四品官。
宋朝法度,五品官以下,是朝堂之外的官,没资格进宫上殿参议国家大政。四品官就是庙堂之臣了,但却是最末尾的。只有站班听吆喝的份,没有开口说话的资格。
现在,赫连山朝末尾一站,静默。
一会,赵官家出来升座。文武百官照例三拜九叩山呼万岁,然后分列两厢站立。
赵官家先让内侍通报边关情况。
内侍总管王继恩通报过边关近况后。赵官家面沉似水声冷如冰地说道:“事情已然摆在这里,众卿对此事如何看待?有本章尽管奏来。”
当时有监察御使出班奏曰:“圣上,李继迁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亡命之徒,充其量,能有多大作为。依臣看来,这定是边关将帅夸大其词,危言耸听,预先铺垫,以图后功。请圣上派能员查访,严加惩治。”
赵官家摇头道:“并非如此。这是秦监军的奏折,不会有错。况且,日前田钦祚已经被锁拿进京。对兵败丧师一事,尽皆承认。只不过许多事情,尽皆推在其副将袁继忠身上,而袁继忠生死不知下落不明。是非曲直,一时难以明了。然损伤严重,却是实情。”
赵普出班奏道:“万岁,既如此,依臣浅见,应当即将袁继忠的家人捉拿下狱,单等其有了消息,再将二人一并问罪。此刻,应及早选派能员干将,即赴西北,镇守边廷。”
赵官家点头降旨:“着汝州团练使曹光实,即刻率所部前往,任命其为银、夏、绥、麟、府、丰、宥、静诸州都巡检使,总督诸州兵马。尽快剿灭李继迁,以安边地。”
拟旨官当即拟旨,赵普等待领旨。
寇准上前一步奏道:“万岁,臣有本章上奏。”
赵官家点头道:“爱卿有何本章,即可奏来。”
寇准道:“依臣浅见,田钦祚、袁继忠丧师辱国,不管是何原由,撤职查办势在必行。然大军新败军威受挫,不宜即刻兴兵,免得再遭败绩。臣年少之时,曾经去过陕北,见过那的地形,极其复杂,不熟悉地形,贼兵即使是到了头顶或脚下,都无法发现。这点,圣上可以在王延德尹宪等传回来的地形图上看出。我军新至,不熟悉地形,且多是步军,行动缓慢,而李继迁熟知地形,又是马军,来去如风。臣以为,在不熟悉地形之前,且不可冒险出战。宜凭险踞要建关筑砦以静制动。臣请圣上传喻银、夏、绥、宥、静各州,令其守将坚守勿战,违者严办。然后出重金招降纳叛,以土地田园,招引界外的蕃人前来归附。李继迁可不战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