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记忆-第一百三十五章:浴血莱阳城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血色记忆> 第一百三十五章:浴血莱阳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五章:浴血莱阳城(2 / 2)

山东兵团战役总结汇编也承认莱阳阻击战没有打好,最后成功实属侥幸!挑几处重点如下:

1.贺家瞳作战中工事分散兵力单薄,工事全在村庄周围村内没有巷战准备,防御面积宽大,兵力仅1个营。在联络中断无增援下受到很大损失!

2.干部责任心差未耐心研究作战方案消极抵抗,在遭遇攻击紧急情况下擅自逃跑。

3.防御分散缺乏重点,无纵深配置,在敌人突破贺家瞳后没有迅速转移兵力于将军顶,在兵力分散射击凌乱的情况下,消耗太大作用太小,尤其在紧急情况下,主要炮火无立足之地(本来都在阵地后面,无纵深)居然脱离阵地逃跑,造成步兵损失严重

4.首先是麻木不仁,然后是惊慌失措,在退却中无组织溃退,损人丢枪,军班以上干部缺乏责任心没有序组织,交替掩护撤退!

5.团营连通信中断,当敌突破我阵地时团师皆不知情,错过反击时机,当组织发起反击时,出击道路选择在居高临下之正面,伤亡重大。

按照解放军军公开战史。莱阳战役共歼国民党军整编第54师、第64师各一部(64师主力、8军42旅、74师57旅作为二线部队根本都没有投入战斗)及地方团队共约1.7万余人(其中俘虏7000余人)。这一数字明显夸大,按解放军自己的分别统计,2纵水沟头歼敌3000余,13纵将军顶一线歼54师3600余人(这里面显然已经包括了一些54师在水沟头的损失,重复统计!),7纵在莱阳歼灭4000人,13纵37师在莱阳歼灭千余,除去夸大成分及重复统计,国军总伤亡数不超过1万,而解放军仅攻城即损失近八千,打援作战13纵几乎丧失战斗能力(损失应该在万人以上),2纵元气大伤侥幸完成阻援任务撤离战场加上9纵配合13纵作战的一些损失,解放军伤亡总数应在两万数千人甚至接近三万的水平。

蒋介石因其他战场冬季战事紧张,并且胶东各出海口控制稳定,战后不久整9师76旅由青岛空运武汉归还整9师建制;整编第54师主力(198旅、8旅)1.5万余人赴援锦州;整编64师开赴苏北战场,至此胶东兵团的6个整编师(进入胶东的只有5个整编师,整45师一直在潍坊一带稳固后方)已经调出了4个,仅留整8军守烟台、威海、龙口、福山、蓬莱等地。以整54师36旅、74师57旅守青岛、即墨、灵山等地,国军胶东兵团名存实亡随即解体。胶东形成了国民党控制各大城市及出海口,转入对重点的防御,解放军彻底粉碎国军的重点进攻,控制胶东腹地并展开反攻的形势。

莱阳战役是国共双方在胶东中心地带的一次大规模决战。也是范汉杰的“胶东兵团”的最后一次作战。双方投入了共达20余万人,在五龙河畔、水沟头、将军顶进行了殊死搏斗,在战役中,范汉杰敢于以7个旅的劣势兵力与解放军4个纵队外加一个胶东军区决战(兵力比例接近1:3)并最终以较小的代价重创解放军,确实表现了非凡的胆略和战场判断能力。同时在兵力调度上,他又能听取各方面意见,使国军的兵力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可以说,在这次战役中,范汉杰将自己的军事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国军整个兵力不足并要继续抽兵赴其他战场、还有解放军阻援部队的意志远胜于国军等原因,最终战局难以料想!在战斗中,国军也表现了较强的战斗力!胡翼以一团之兵坚守莱阳10数天之久连续挫败解放军4个师的围攻并使7纵丧失战斗力撤离战场,远远超过解放军预期甚至国军自己的计划!国军援兵在两个阶段的攻击中一直以54师198旅为主攻,11月底198旅即在莱阳南部的蚬子湾重创9纵所部,救援莱阳,12月8日到25日连续攻击层层推进达18天之久,分别与解放军重兵设防的2纵、13纵、9纵阻援部队血战,使解放军步步后退遭遇重大损失!战后参加莱阳攻城阻援的解放军胶东全部主力4个纵队丧失再战能力,撤离战场休整了两个多月,补充人员和编制。解放军用巨大的代价换取了战役和战略上的胜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