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如墨。天空中只有几个星星。无精打采的挂在天上。闪着萤火虫似的微弱的光。但此夜注定是一个不凡之夜!
在长安东郊,一个大宅子里。大宅子青砖壁瓦。看似普通。却因“齐国公府”四个字注定了它的与众不同。
大宅子灯火通明。一个老人此刻正在正堂焦虑地一遍一遍踱着脚步。正堂中央赫赫地摆着“一世清风照此轩”的金匾。此堂之名便由此得来,清风轩!这老人便是大隋开国功臣之一的齐国公尚书左仆射高颍。老人一边踱着脚步一边叹着气。最后无奈的做了下来。家里的人忙得一团糟。婢女们飞快地穿梭于正堂和里屋之间。
这老人慈眉善目。方形的脸上刻满着沧桑。高大的身躯早已不复年轻时那般挺拔。如此的衰老!但衰老之气依然无法掩盖其身上的清风正气!老人看到婢女们一个个愁眉苦脸。心里早已凉了半截。叹道:这已经是皇家最有名的太医了!如果巢先生无法赶到,我该如何是好?!我一生戎马,老来不能得子也罢!奈何苍天连我的爱人也要夺走!老天不公啊!智慧阿,就全拜托你了!
“管家回来了!”老人未说完。看门侍卫们的叫声就传到了大堂。一五大三粗的壮汉紧跟着便来到高颍的面前。
“巢先生请来了!”壮汉边喊边把一中年郎中从肩上放了下来。没办法。如此近的距离。千里马的速度也不如壮汉的脚力。所以也只能委屈这位郎中了。
“快请进里屋!”高颍也顾不了礼仪。只是一揖,就急忙说道。巢郎中也并不在意。急忙还礼后便随婢女匆匆进了里屋。这样的名医自然是知道时间就是生命的。老人压着情绪和管家高智慧在正堂焦虑地等着。此刻老人连自己的心跳声都听得清清楚楚。心脏一下一下跳动着。连一秒的时间都如此的漫长!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只听“轰”的一声,一冒着寒光的玄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破入正堂。悬于正堂上方。嗡嗡作响。这让早就陷入紧张的高颖差点跌在地上。壮汉也是一惊。疾步护于老人身前。右手提刀。眼神死死的盯着空中的玄箭!这玄箭有着钻石般的光泽,又有着水晶的剔透。并为再动。悬于空中。箭尾颤动。似乎在倾诉着什么。然后猛然射中墙上,再也没了声响。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正是此刻。里屋传来了女人们阵阵的欢呼声。伴随着女人们的笑声,一美丽女子抱一婴孩瞬间来到老人身前,高兴地叫道:“大人,夫人生了!是个男孩!高家有后了!感谢上天!”
高颍欣慰的接过婴孩,安慰的笑了。只是老人仔细端量这这白白胖胖的孩子,心里满是惊讶。这孩子胖嘟嘟的小手上竟挂着一个似方似圆泛着莹润光泽的饰物!老人暗思,这孩子许非常人。也许是上天赐给高家的补偿吧。
老人那里知道孩子是自己找上他的。也那里知道,这孩子从出生便中了魔咒!他带给高家的不是补偿而是灾难!这些是他不会知道。凡人有太多东西有着太多的希冀和幻想。老人思量半天,抚摸着孩子高兴得说道:“就叫天儿吧!”
第二天,天未亮。各家的贺礼便早已送来了。太子杨勇。越国公杨素。燕国公尚书右仆射苏威等20多位朝廷重臣、皇亲国戚亲自前来祝贺。晋王杨广。兵部侍郎宇文化及等朝廷官员也送来了贺礼。皇帝和独孤皇后更是送来了不少珍品。长白人参。天山雪莲。更有难得一见的西域珍品。
高颍此时心情极佳。脸上溢满笑容正与太子杨勇亲密的聊着。
众人正聊得火热。天空忽然阴雷阵阵。大片乌云席卷而来。铺天盖地。天地顿时失去了光明。一片漆黑。
正在人们惊慌之际,一道血光把漆黑的天幕撕开一个口子,像瀑布一样带着巨响倾泻而下。院中顿时一片血红。血红之光似有魔力,生生压制着在场的众人。好强的压迫感!
血光停留片刻,慢慢消失。消失之处竟站着一个怪异的道人!
高颍惊讶的打量起这道人来。这道人,身着道服,却是白色!头发蓬松,眼睛血红。高颍触其眼神,暗思可怕。这道人手里也别无它物,只有一似方非方似圆非圆,似鼓非鼓,似扁非扁的银镜!此镜镜面光亮异常,镜光明亮耀眼,似清澈溪水远远东流。
道人向高颍一揖,恭敬言道:“贫道不请自来,十分冒昧,在此向相爷道歉。贫道此次前来并无恶意,乃是想要个徒弟。”
管家高智慧,提刀便出,喝道:“此地俱是朝廷重臣、皇亲国戚,哪里来的徒弟!赶紧离开!”
道人也不慌乱,毕恭毕敬言道:“里屋一婴孩气息已于常人。许是魔物转生。贫道特来教化!此乃相爷福气!”
高颍观此道人。已心知其非善人。不好得罪。故对道长说道:“道长美意鄙人心领。只是,此孩儿乃老夫老来得子。不忍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