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郑芝龙啊,本来我只是想利用他在日本的人脉,到时候作个高级探子或内应什么的。现在我发现这个人能力确实不错,也有野心。我想让他公然站到舞台上来。军事计划我要稍微作些变动,原攻打福冈的计划不变,现在增加一项:郑芝龙同时攻打长崎。”
“让郑芝龙打长崎。嗯,不错,两路进军。小日本在九州岛上肯定应付不来。郑芝龙在日本的老窝平户也正好在长崎边上,可他能打下来吗?现在我们攻打福冈的消息放出去没有?”
“过两天吧,安排场戏让那几个被抓的探子逃回去。这事我交给袁崇焕了,这只狐狸能办好的。郑能不能打下长崎,就看他的表现了。我这也是考验他。如果他能打下来,日后我想等收复台湾后,马上让他率部远征海外,一路沿海掠劫到欧洲去,开辟海线,沿途建立据点,为将来的海军远征打前站。如果打不下来,就按我们原来计划让他以后管理中国近海一带吧,凭他的资历和能力是应该没有问题的。
现在基地里倒好像不太安稳,王茕和那个赵倩两个丫头带着一群娘子军成天叫嚷着要去北京城或沈阳逛大街。参谋长和卫建几个都和我哭诉过好几回了。你是不是想想办法?”
“我能有什么办法?除了这半边天,其他官兵情绪都挺安稳的,现在几个兴趣小组搞得也不错,现在发了笔横财,这方面咱们得多投点。”
“回头给300万让他们折腾吧。那个宋应星已经找到了,正在去北京的路上。老刘,北京的办事处你觉得谁去坐镇好?我觉得陆勇留在那不合适。崇祯可能盯上我们的直升机了,非要他留下来。还有汉城的通讯站现在缺个头,我不放心。另外,回头我们还要在林丹那搞个联络站,能当家作主的人也就我们这几个。太少啊!”
“这两天我也在想,我觉得陆勇应该去林丹那,北京让王秦去,黄裕同得留基地,不能动。陶平现在沈阳,就只剩下卫建了。我的意见是卫建去沈阳,让陶平到汉城来,眼下也是需要朝鲜提供大军粮草,陶平搞后勤的作用大。这样的话就是基地缺少军事主官,只有一营长范国安和二营长滕军主持。但卫建在沈阳,离基地近些,有什么变化至少从路程上说赶回去比我们容易些。”
“也只能这样了,等会就通知基地。顶替鳌拜驻守基地旁的那个人怎么样?”黄尚自从把鳌拜任命为侍卫首领带离京城后,皇太极重新委派了一个手下到基地。
“那人是岳托的表弟,还行,没问题。和腾军拜了把子的那个。这次我带了两个营教导员来,基地里只留了一个,我倒有点担心这两个营长乱来。”
“放心,范国安那小子平时毛一点,但关键地方是不会含糊的。”
…………………………………………………….
半夜,李青领着郑芝龙悄悄的来到黄尚住处。一个多小时后,郑芝龙随李青又悄悄离去。
次日一早,郑即离开了驻地,奔赴海港乘船东去,没有人注意到他的随行人员中增加了两名携带电台的基地官兵。
随后五天,黄尚和刘胜马不停蹄的奔赴周边各个营地视察指点各军军训。期间,回访了一次朝鲜驻军。因黄尚不打算重用朝鲜陆军,并未对其提出多少要求,只是要求其负责后勤辎重、战场救助及将来占领区的驻守。故未检视其战斗力,只是和一些朝鲜将领喝了通酒,套了些近乎。
随着朝鲜和中原的粮草源源不断到来,黄尚对后勤放下心里。此前他一直担心此次大军中的八万多匹战马消耗巨大,草料供应不上。现在最令他担忧的仅剩下运输一项。每天都要催问好几回运输船只又征调到了多少。相反,袁崇焕每天都要问黄尚具体的出征计划,因为黄尚对他早就拟好的计划总是笑而不谈,不发表任何意见。让袁崇焕这些天疑神疑鬼、坐立不安,不知黄尚葫芦里卖了什么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