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几天,曹青不仅要准备即将播放的《飞向人马座》工作,手上还多了一样熟悉报告的事。每天空下来的时候,手里就拿着那份关于自己的典型报告,不厌其烦地背诵其中地内容。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这报告里官样字句一个接着一个不算,里面写的内容更是肉麻无比,曹青越看越觉得可笑,这报告里说的真是自己么?怎么听上去在讲述雷锋同志一样的完人呀?曹青要是真成了报告里的那个样,他还不如索性找根绳子上吊去得了,这样的人活在世界上还有啥意思呢?
可无论如何,这应该做的事还是得做,曹青再怎么也能无奈接受安排。不过,等他答应了之后,趁着和帮他搞报告的秘书接触的机会,曹青倒也从对方嘴里掏出了些内幕消息。当得知真相之后,曹青更是哭笑不得,直叹自己悔气。
那么,市宣传部究竟是怎么找上曹青地呢?这话说起来还是得提下陈景润。这两年陈景润经过北京方面地大力宣传,事迹引得全国皆知。中央宣传部、北京市委,为此都沾了不少光,更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大力表扬。作为全国地龙头城市,经济、文化、科技都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上海难免就有些不爽了。在市领导们的眼里,你们北京能搞出全国典型来,难道上海就不能么?憋足了劲想要和北方争口气,非要也搞个不亚于陈景润的典型人物才肯罢休。
可这个事刚刚在市领导内部提出,还没来得及等上海的领导们正式安排具体工作,北边又突然传来了个新消息。据说继陈景润之后的第二个新典型又要出现了,而且还是一个身体残疾的小姑娘,叫什么张海迪的。这个小姑娘从小高度瘫痪,靠自己的努力居然自学成才,不仅考上了大学,还学会了针灸,会说外语,又能写小说……这样的人物正是体现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是值得全国青年人学习的好榜样,当然要竖成典型了。
这消息一传来,本就急上火觉得矮人一头的市领导们那就更着急了。拍桌子让市宣传部负责人尽快拿出方案,必须抢在张海迪事迹前竖立起上海人民的典型事例。这个任务可难坏了宣传部同志们,这找典型又不是菜场里买小菜,随便一转就能转到的。虽然上海国有大企业不少,全国劳动模范也有许多,可这些都是宣传得早就烂了的东西,根本就没什么新意。为此,宣传部的人可没少花力气,到处找寻能入领导眼光的人物,最后还是一个小科员上厕所找擦屁股纸的时候,在一张过期的老报纸上无意中看见了有关曹青的当年宣传报道,这才挖掘出了曹青这样的人物。
成为内部的候选人,曹青很快被排上了重点考虑的对象。接着,经过他们侧面的考察,结果更是令人惊喜万分。曹青曲折的身世,优秀的学习成绩,离奇的动画天赋,还有在学校、上美影各处领导良好的口碑,这些都成了他身上的闪光点。更重要的是曹青的年龄,像这样的少年有如此成就放眼全国都是未有的,当接到宣传部送来的最终结果后,市委市政府领导们大喜过望,当即就拍板这个人选就是曹青了,也就引出了后面的故事。
听完了对方的述说,曹青不知道应该说谢谢还是拿脑袋去撞墙才好。什么乱七八糟的,拿自己和张海迪去打擂台?这……亏他们想得出来!哭笑不得之余,曹青更恶趣味地琢磨着,假如自己现在断条腿,或者少只手的话,说不定领导们觉得更加妙了,这身残志不残,百折不挠的名号百分之百地就到了自己头上,光辉闪耀,还不更加点力气大吹特吹呀?
一周之后,上海解放日报刊登了关于曹青同学的先进事迹,当晚新民晚报同样也开始连载有关曹青同学事迹的一篇“记实文学”。曹青这个名字,一夜之间就被许多人知道了,无论在学校,还是在上美影,甚至回到家中,都有不少人笑眯眯地和他打着招呼,哈哈问道曹青你怎么消停没几年又出名了?而且这次名出得比上回还大几分。
这个事是挺让人郁闷的,还好曹青有过上回的经验,用俗话说也算是“二进宫”的人。早就留意的他防范措施做的算早,虽然出行生活依旧有许多不便,但至少也比措手不及来得强。不过,曹青现在的心思不在这些报道上面,他的目光依旧集中在他的动画片上,因为就是这个时候,他的动画片《飞向人马座》在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同时开始放映了。
明天更新也会晚点,这两天事多,我争取在休息天把时间调整回来!
谢谢大家支持,别忘记有票的投几张啊!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