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转眼已经到了年根,冬天寒冷的街上人突然多了起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每个人都提溜着大包小包,脸上洋溢着温暖的喜悦。快过年了,腊月的天气多变,常常阴晴不定,但是人们就喜欢这个劲儿。晴朗的时候气爽,出门逛街办个年货顺顺当当;阴冷下来的时候也没什么,几个亲朋好友聚个一起,热乎乎地吃顿羊肉汤,那气氛倍爽;要是过年期间下场大雪那就更好了,瑞雪瑞雪,年气儿更旺。
不过这几天,姜峰觉得身体有些异样,喉咙老是发痒,说一会话喉咙就嘶哑的疼。每天晚上睡觉也不舒坦,老是做些奇怪的梦,不是一会跳楼了,就是被人推入山崖了。全身上下常常犯困,老想睡觉。更奇怪的是胸口处的两个乳头下面结了两块硬硬的东西,碰下还发疼,不会是肿瘤吧?姜峰晚上噩梦醒来的时候经常这样想。
这天下午,家里没什么事情,姜峰本来想打电话叫李青然出来玩,可是李青然不在家,因此他就一个人就溜达了出来。姜峰走到半路,突然心血来潮,想吃麻辣烫,“好久没吃过了,得去喂喂馋虫了。”姜峰自言自语。
姜峰常去的一家麻辣烫店是在东十四街的一个旧菜市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里曾是c市三大菜市场之一,每天来这做买卖的商贩客户常常络绎不绝。不过后来c市街道改建,这里便分块批租给一些零散的个体户,然他们做些小生意。在市场左边是一排卖灌肠麻辣串、凉皮瓦罐汤等之类的小吃店铺。右边的一排房子有两家网吧,还有些零散在这里租住的外地人。市场正中央是一块较大的空地,上面摆了二十多个台球桌。而在闲散的空地上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摊,卖瓜果梨枣的或钉鞋锔锅的。看地方就知道这里人蛇混杂,鱼目混珠,经常在这里玩的人也都流里流气的。这个市场虽然古旧,地面坑坑洼洼,肮脏不堪,到处是杂物,但丝毫不影响这里的人气。
姜峰走进一家常去的麻辣烫店,名字叫胖姐麻辣烫。店主是个胖胖的女人,自称四川宜宾人,比较健谈,正如店名,别人都称她为胖姐。另外这里与其他店比较起来,下锅主料很多,从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到枝头挂的、土里生的,应有尽有,而且这家店的汤也不知道怎么做的,香浓辣爽,吃起来很是可口,因此这里的生意也格外火爆。有时候店里客人较少,清闲下来的女主人就会和顾客聊聊这麻辣烫的起源历史,技巧吃法之类的,所以在这片,胖姐的店面颇得人缘。
这天,店面的人很多,姜峰等了好久才蹭了个座。姜峰每次去吃麻辣烫,不喜欢像别人一样拿个小篮子挑来挑去,常常是直接找个位子先坐下,口头点料。姜峰也不知道是记忆好,还是自己馋,凡是吃过一次的东西和地方,什么味道,什么价钱,口味如何等能一直印在脑中。还有更奇怪的是,姜峰见一个陌生人一次以后,过两三个月仍能准确说出这个人的样子。
“两串海带,两串香菇,一片豆腐,一份鸡翅,两块钱粉丝,再加两个鹌鹑蛋吧!”姜峰坐在店里的一个小隔间,朝着胖姐和服务员喊了句。胖姐麻利地应了声,招呼手下的服务员取料。服务员不过十四五岁,是胖姐从老家带出来的川妹子,那川妹子很有眼色,手握菜夹一点一放,姜峰要的东西已到胖姐手中。虽然人多,但是不到一会,姜峰所叫的东西已到嘴边。姜峰感觉口水都快从鼻子里面流出来了,他迫不及待地拿过作料碟,也不管烫不烫就大快朵颐起来。边说边向外面的胖姐喊:“胖姐,你们做的料怎么这么好吃啊!”胖姐呵呵笑着,边上的小川妹子直接上口:“你这瓜娃子,胖姐的不好吃谁的好吃嘛!”小川妹子抑扬顿挫的四川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给店里面加增一份气氛。
姜峰吃了不到一半,汗就被辣了出来,再加上屋子里的腾腾热气,身上就更热了,姜峰脱下羽绒服扔在椅子边上,接着又吃了开来。不一会儿,外面一阵嘈杂,店里面进来两个穿着厚长的印着警察标志的黑色棉衣的小年青,看他们样子也就十七八岁,那身警用棉衣估计也是装神气的。那个时候,c市的冬天很流行这种警用棉衣,特别是二十左右的小青年,每天一出门就挂着这身皮囊,整得自己真的很抖很牛逼一样。那两个人不知道在哪喝了酒,一进门就大声大气的在那乱吼,吃这喝那,声音很是不和谐。不知怎么地,那两人和外面的人就争执起来。争执了一会,那两人进了姜峰所在的隔间,边走还边指责外面的那几个人,听语气是因为争个座位而已。
那两人磕磕碰碰地走了过来,一屁股就坐在姜峰旁边。姜峰顿时闻到一股酒气,但是他没有抬头和理睬他们,只是埋头吃东西。那其中的一个脸通红的家伙,不知道发什么神经,有空位的地方全不坐,专门找过刚才姜峰放衣服的椅子坐,你说坐就坐了,也不管上面放的东西,直接就蹲了上去。姜峰这下抬了头,拿纸巾擦了擦嘴巴,客气地问:“不好意思,我可以拿下我的衣服么?”
那个脸通红的家伙也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怎么的,没听见似的只顾和同伴说话。姜峰见没搭理他,又问:“哥们,不好意思,我的衣服在你后面,可以拿下么?”那家伙仍没动,只是瞥了姜峰一眼。姜峰这下急了,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伸手去拿自己的羽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