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家”就是周金兴的住处。那地方离他上班的校部办公楼不远,又是一个铁篱墙围起的单独小院。院里只有四座很旧的小洋楼,一座楼住两户,每户都有单独的大门和院子。周金兴住在最南面那幢楼的东部,那楼西部住的是校长。
“周家”那幢小楼的外观非常别致。黑红色的鱼鳞状钢瓦房顶,大块的蘑菇石墙基,花岗岩镶边的铁窗,灰色的外墙上满是绿油油的爬山虎。进了“家门”,周金兴先领着我楼上楼下地参观。小楼从外面看不怎么好看,但里面却全是质地极好的木制构件,装饰装修也很讲究。楼内的空间不算大,总面积比起周家在河阳杜镇的房子要小三分之一。进楼后,先是个活动间,正对面是客厅,左手是厨房、餐厅,右手两间卧室,一个卫生间。不太宽的木楼梯后面有个储藏室。上了楼梯有个“厂”字型走廊,围着走廊是四间大小不一的屋子。大的那间有二十四五个平米,小的好像只有五六个平米。楼梯角有个小卫生间。冲南面的大房间外面是个露天的阳台,还挺宽大。那上面摆着两个藤椅一张圆桌,应该是个乘凉的所在。周金兴对我说:“子华你今晚就睡这个大屋子吧,这屋凉快,等会儿我让公务班送被褥凉席过来。”
我看看其他那些屋子,那里都有公家配的床铺、桌椅、橱柜等等,楼下的客厅和主卧室内还有沙发,并安装了吊顶式电扇。周金兴就住在楼下的主卧室内。
我评论道:“这楼盖得花里胡哨的,就是不太实用。你看这房间大的大,小的小,楼上弄的曲里拐弯像个迷宫,我看还不如河阳的平房呢。”
周金兴说:“可不是。这是洋鬼子的式样。我就是不愿意住楼,总觉得憋屈的慌。不过在这想住平房也没有,只能凑合着住了。”
参观完了到客厅,周金兴又忙着开电扇又忙着给我倒水,我赶紧说:“爸你别忙活呀,我又不是客人,我自己来。”
周金兴说:“好好,这屋里的东西你随便用,缺什么我再跟公务班要。我到这以后,咱家你还是头一个来的。”他坐下后又问:“小明忙什么呢?上个月打来一个电话,说你可能过来,然后就再也没动静了。”
我说:“启明调工作了。河阳市新建了一个农机局,人家老先生又调那去了,刚成立的单位,事情特别多,他都不大给我打电话了。”
最后这句话不是实话。周启明调到农机局之后,打电话方便了很多,这傻孩子几乎隔一两天就要给我打个长途,一说就是好半天,给他们局浪费了不少的电话费。我之所以必须撒个谎,是因为他给我打电话那么勤,给他爹却大半个月不打个电话,老头要是知道了肯定不高兴。
周启明是半个多月前从民政局调走的。满打满算,他在那里才呆了四个月。
新成立的河阳农机局有一个副局长姓赵,是周筱茹的同学,他正在招兵买马,就问周启明愿意不愿意调他那去。周启明开始还舍不得民政局的清闲,赵副局长就来了个物质利诱,说你别看农机局“档次”稍低点,可怎么说也比你那区级单位强,首先我这里人少,职工宿舍好解决,你那能行?
周启明一听到“宿舍”这个词儿,两眼马上像狼一样放出了绿光,二话没说他就向民政局递了请调报告,三天后就跟着那赵副局长“创业”去了。
那赵副局长也真不含糊。他主持的“筹建办公室”一共八个人,全是“官”没有兵,周启明文笔不错,一去就被他口头任命为“文秘组”副组长。
周启明这孩子老实,他一点不脸红地告诉我,他那个“农机局筹建办公室文秘组”一共两个人,一个组长,一个副组长。
周金兴听了我的简单介绍后,对于他儿子荣任“副组长”(我没告诉他那个“组”就两人)没表现出什么高兴的样子,反而忧心忡忡地说:“小明这样不大合适,刚分配了工作,椅子还没坐热就要调动,会给人以不安心工作的印象,影响不好。”
我为周启明辩解说:“一般来说,这么频繁调动是不大好。但是启明他不是追求安逸,贪图享受,他是响应组织号召,主动去条件艰苦的新单位创业。他们局里还表扬他这种精神呢。”
“哦,是这样啊,那就好,那就好,他是党员,应该起带头作用。”
我心里暗笑,同时默念道:对不起啊周爸,俺不是“蓄意”要哄你的,可是你的思想也太“革命”了。你又不管我们,启明要不是这样调动调动,那我们的房子得等到猴年马月啊?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