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军团-王者之师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王者之师(2 / 2)

俑坑距秦始皇陵1.5公里,虽然比较远,但周围再没有其它的墓葬,于是专家们初步判断,它是秦始皇陵的一个陪葬坑。

这样壮观的陪葬坑似乎也只能是气度非凡的始皇帝的作品。对于考古学家而言,推断最终是否成立还需要更为直接的证据。挖掘在进行,考古人员从泥土中又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兵器。仔细清理以后,兵器表面上显露出一些文字。

在一只铍上刻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非常相似,念作“寺工”。史书记载,寺工正是秦始皇设立的主管兵器生产的国家机构。在一只戈上,专家们找到了更加确凿的证据,戈上右边的文字是:“五年相邦吕不韦造”。吕不韦是秦始皇的丞相,他的职责之一就是负责秦国的兵器生产。

兵器上面的文字,有秦始皇的纪年。秦始皇四年,五年,七年,还有十六年,十七年,十八年,十九年,这些都是秦始皇的纪年。

毫无疑问,这些兵器都是在秦始皇时期铸造,在秦始皇死后作为陪葬品被埋入了地下。站在这些大若真人的陶俑面前,我们似乎看到了那支被历史的迷雾笼罩、消失了2000多年的无敌军队。突然间,司马迁笔下模糊的秦军形象,一下子就变得具体、清晰起来,那分明就是驰骋疆场的步兵、骑兵、车兵、弩兵……

1975年,整个世界都把目光集中在秦始皇兵马俑身上。许多媒体都把发现兵马俑的消息登在头版。各国元首和政要纷纷来到陕西,为的是能够亲眼目睹古代中队的面目。无一例外,他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越过太平洋,秦俑登上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国家地理》使用了这样的标题:《中国第一个皇帝的军队:不可思议的大发现》。但是,对于秦军的认识,美国人的注意力又一次集中在残暴和野蛮上面。

真相需要真正的学者用科学的态度一点一点去揭示。兵马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像袁仲一这样一批考古学家的生活。发现的惊喜和激动很快就过去了。考古学家们开始尝试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开这些活生生的雕塑带来的一个接一个的谜团。

这些兵马俑战士不但一人一个模样,他们的装束也明显不同。有的士兵戴着小帽,有的士兵却仅仅梳着发髻,这种差异意味着什么呢?一些戴着板状帽子的似乎是军官,可他们究竟属于哪个级别?难道2000年前的秦军就已经有了严格的军衔制度吗?

观察整个俑坑,6000名将士井然有序。他们的排列方法是随意而为还是有什么含义?这些陶土战士能否揭示古代中国谜一样的阵法和战法?一连串的问题都没有答案。

继第一个俑坑之后,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陪葬坑,它至今仍然覆盖着厚厚的黄土。研究人员制作了由上千张照片拼凑而成的俯视图,通过电脑模拟,可以看到地下的壮观景象。

坑的东北角是弩兵。弩是古代战场上最为精准的武器。长平之战,赵军统帅就是被秦弩兵所杀。秦弩兵的威力能从这儿得到揭示吗?

坑的南边是一支独立的战车部队,这是一个从不为人所知的兵种,长平战场上秦军神秘的轻兵会不会就是这些车兵呢?

紧接着车兵的是骑兵,他们四骑一组,井然有序。这就是司马迁笔下截断赵军粮道的秦骑兵吗?

这些战士的动作表明,他们曾紧握着各自的兵器。由于年代久远,兵器的木制部分已经腐烂,金属部分却完好地保存到了今天。兵马俑坑总共出土了4万多件兵器,但这些兵器基本上都是青铜铸造。这个现象令考古学家大惑不解。

根据书上记载及一些考古资料来看,战国晚期的时候,铁兵器已经出现了,但兵马俑坑发现的却都是青铜兵器。有些历史学家据此提出了一种观点,认为秦军装备的是落后的兵器。

根据常识,铁兵器的杀伤力要远远大于青铜兵器。装备着落后的青铜兵器的秦军怎么可能战无不胜呢?

在人类历史上,落后文明征服先进文明并不罕见。秦军,这支创造了历史的军队,难道真的是装备落后,仅仅靠残暴和野蛮统一了中国吗?真相将随着兵马俑的发现得到一步一步的揭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