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天之劫-第二十八章:社科院报到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玄幻魔法>窥天之劫> 第二十八章:社科院报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社科院报到(1 / 2)

“到了。老弟,不是我说,丫真没几个人知道社科院在这。”

杨羽微微一笑,说道:“哦,谢谢你啊,大哥。”说着,杨羽从出租车上开门下来,关门前友好的问候了一句“大哥,开车留意点哦。”“好嘞。”出租车司机善意的按了声喇叭,径自开走了。

杨羽目送出租车离去后,转而打量了一下四周,只见这所谓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入口前只是挂着一块毫不起眼的铭牌,从上面的标识上才能看出,这里是隶属于国家的一个科学研究院。杨羽摇摇头,兀自在心底纳闷道:张老把自己安排到这里干么呢?不会真把那课题拿来研究吧?

杨羽信步走到社科院的门口,大门口站岗的武警战士就友好的上前来询问道:“同志,有什么事需要帮助吗?”杨羽回道:“没什么,我是来这里报道的。”“请问你是第一次报道么?”

杨羽点点头,心底暗想:这也分第几次?有什么区别么?“请出示你的有效证件。”杨羽楞了一下,随手从自己上衣口袋里拿出个钱包,翻出自己的身份证递上。“请在原地稍等。”武警战士说道,随即走进大门旁的接待处。不一会,武警战士快步而出,对着杨羽敬了个礼后说道:“对不起,耽搁你的时间。这是你的证件,这是你在社科院的识别卡,请一并收好。”说着,连同杨羽的身份证递上来以样东西,杨羽仔细看去,只见这和身份证一般大小的证件上正面写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二级研究人员杨羽,中战局课题组。’反面则和大多数证件一样,写着证件编号及证件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杨羽一脸不解的问道:“请问,这怎么用?”武警战士说道:“只要身上携带有这个证件,在进出入口时慢行五秒时间,在这五秒时间内,扫描系统会自动取得证件上的信息,这样你可以随时随地的出入这里。”杨羽理会的点点头,心底感慨一声:想不到这里竟有如此严密的监控系统。武警战士又是一个礼,随后径自回到门前站定。

杨羽略微整理一下思绪,迈步走前大门,走过十几米远后沿着台阶来到一个大厅中,杨羽正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时,大厅中想起一个机械话的语音。“二级研究员杨羽,社科院欢迎你,由于你是第一次报到,请把身份识别证件插进大厅中央的提示机插口内。”杨羽微微一愣神,当即按照语音提示,走到大厅中央位置摆放的一台机器前,把刚刚拿到手的识别卡插进机器,只见屏幕上出现了一份简图,随之又有语音传来。“你所在的研究课题组属于新建科目,被安排在本栋建筑的第三层第五十二室,你可以乘坐电梯直接到三楼,然后按简图所示的红色图标,可以到达。”杨羽仔细记好简图上标示的路线路后,随便选择了大厅中四组电梯中一个,径自上到三楼,快步来到五十二室,只见由不知什么材料制成的门上,贴着崭新的标识牌,上面写着‘中战局推演课题组’标识牌下则有一个插口,杨羽看见这插口哪还不明白?当即把识别卡插下,只听‘嘀’的一声轻响声,门随即打开,杨羽迈步进去,举目看去,只见这室内空间比杨羽想象中的要大的多,室内布置倒是甚为简约破令杨羽满意,有桌,有椅,有电脑,有打印机,复印机等等,就似一般行政部门一样,只是整个布局还得稍微摆弄一下。等等,奇怪呀,偌大一个课题组怎么就我一个人啊?不是,和张老不会是先要让我一个人研究探讨吧?杨羽纳闷起来。正在这时,只听两声敲门声响,杨羽下意识说道:“请进。”人也跟着转过身来看向来人,只见一名中年男子开口问道:“你好,推演课题组的负责人,我是三楼专职助手,以后你组所有需求可以先向我说明,等院长审批后由我督促各单位完成。此前院长吩咐过,你组的相关成员需三天后才能到这里报到,今天只是提前请你到此安排相关事宜。”杨羽理会的点点头,心道:难怪。

随即杨羽马上向男子说出自己的几点要求,当然都是针对整个室内的布局,比如,把整个室内分成了四个区域,并且区域中间要隔开,并且还需要一定的隔音效果,四个区域内又分别安放多少桌椅,每个桌上要附带电脑等等诸如此类的事宜。最后,等杨羽停下来后,男子问道:“你要求配备的电脑需要接通网络吗?”杨羽理所当然的回道:“当然,怎么,连接网络有限制么?”实在不怪杨羽问出这个问题,这才刚接触社科院就见识了一些保密措施,没准这里就不允许电脑连接因特网呢。男子答道:“这里提供两种网络,一种是特殊网络,经过特殊加密,保密性极强。一种是依照其它部门配备的网络,保密性一般,具有所有因特网的功能。当然,要接通前者需要院长审批。”杨羽略一思索,说道:“就接第二种就好。”男子点点头,随后问道:“还有其它需要么。”杨羽沉吟一番,说道:“暂时就这些。”“那好,针对你的需要及实际情况,我会督促相关单位在你组其它成员报到前的时间里完成。”男子说完,径自离去。杨羽稍微摆弄一下桌上的电脑,又试试打印机和复印机,随后就在这隶属于他负责的研讨室里,整理清楚思绪,着手把关于推演能力的相关技巧和研究方向等等诸多事宜,变换为文字形式写出来。

杨羽这一写径自写到当天傍晚时分,到其感觉差不多后,方才起身回家,当然,中午则在社科院内的餐厅就餐

。毫无疑问,偌大一个科研机构,肯定配备有吃饭的地方,只是杨羽不曾想到的是,这社科院的餐厅竟采取自助餐的方式,尤其是口味很令杨羽满意。这不得不让杨羽感叹,国家对科研单位各种方面颇为周全的照顾,可见国家对科研何其得重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