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zb26机枪
打进是眼飞出是洞1938年,中国山西的一个无名高地下,日军正向中国军队的阵地方向推进。一名日军军官在一条泥路上正指指点点时,突遭一阵轻机枪点射。军官身中数弹,躺在血泊中。1938年11月14日出版的美国《生活》杂志刊出了这段故事和照片,而创造这一战绩的正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得力助手——zb26机枪。该枪出自中欧工业强国捷克之手,是20世纪30年代最先进的轻武器,曾出口数十个国家。中国不但采购大量zb26轻机枪,还千方百计予以仿造,称之为“捷克”式机枪。抗战期间,该枪是中国军队基层最重要的火力来源。因为中国军队极度缺乏火炮,实际上它在火力配置中扮演了炮的角色。该枪自重仅9公斤,可与中国军队制式步枪共用弹药。这种机枪可点射也可扫射,面对多且站得分散的敌人非常有效。当时中国部队的zb26机枪组对日军杀伤很大。据日本战后文献记载:“zb26机枪发射的7.92毫米子弹打在人身上,造成的创伤是‘进口小,出口大’。”
美国m60通用机枪
1958年装备美军,并为西方各国广泛使用,是20世纪50-60年代世界四大著名机枪之一,有多种改进型供坦克、直升机使用,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更换枪管,可做轻、重机枪使用。其突出特点是结构紧凑、火力较强、用途广泛、射速较低、易于控制。性能参数:口径:7.62mm全长:1100mm重量:10.48kg弹容:100,300发三脚架重:6.8千克弹头初速:855米/秒理论射速:550发/分战斗射速:200发/分
中国54式重机枪
打直升机没问题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建立起门类齐全、技术过硬的军工部门,并逐步掌握了高性能机枪的制造工艺,54式重机枪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该枪外观虽然粗糙,但非常结实耐用,能够发射12.7毫米穿甲弹、燃烧弹甚至闪光弹,不光对士兵具有严重杀伤力,就连履带车辆、低空侦察机乃至内河渡船都能有效摧毁。越战期间,54式重机枪成为越南游击队对付美军直升机的绝密武器。游击队故意在伏击地域四周搭设假的营地,引诱美军直升机来袭,而在直升机必经之路上架设数挺54式重机枪,组成交叉火力。当美军直升机群来袭时,游击队以机枪的密集火力,专门扫射防护脆弱的直升机悬翼、座舱侧面等部位,取得显著战果。美军士兵惊恐地把54式重机枪称为“龙的诅咒”。
编辑本段中国机枪的发展
使用外国机枪
中国在19世纪晚期开始使用机枪。1885年(光绪十一年),中法战争之后,中国清政府的洋务派首领李鸿章出访英国,在伦敦观看了马克沁机枪的射击表演,并购置了几挺样品回来进行仿制。除了使用马克沁重机枪外,还有德国mg08重机枪,以及法国生产的机枪。从1888年(光绪十四年)开始,到清政府垮台以及民国时期,中国仿制了多种类型的马克沁机枪,国民党军队还仿制过美国的重机枪以及德国的mg15重机枪。其中尤以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定型的二四式最为有名。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抗日武装还缴获过很多日本的92式重机枪。中国最早使用的轻机枪是丹麦产麦得森轻机枪,抗日战争中又缴获大批日本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俗称“歪把子机枪”)。而其中使用最广泛的应是当时捷克生的zb-26轻机枪,及英国根据zb-26改进生产的布伦机枪。
仿制外国
1953年,中国开始仿制苏式德普式机枪,产出53式轻机枪与此同时还仿造苏式sg-43重机枪生产了53式重机枪,并逐步成批装备部队。1954年为增强部队的野战防空能力仿制前苏联德什卡m36/46式高射机枪,生产了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并大量装备部队。1956年,参照苏联提供的图纸、技术资料及样枪,生产出56式7.62毫米班用轻机枪。该枪最大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800米,全枪重7.4公斤,战斗射速150发/分。1958年定型生产了58式机枪。1963年,对56式轻机枪进行了改进,生产定型56-1式轻机枪。
自主研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十几年的机枪仿制时期。1967年,北京工业学院、人民解放军军械研究所与有关军工厂于联合研制成功一种轻重两用机枪,命名为1967年式7.62毫米通用机枪。它是中国自行研制并大量装备军队的第一种机枪。在该枪基础上,又推出性能更优的67-1式和67-2式通用机枪。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的自主研发的机枪有:77式12.7毫米高射机枪、81式7.62毫米轻机枪、85式12.7毫米高射机枪、95式5.8毫米轻机枪等。
77式12.7毫米高射机枪
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高射机枪,1977年设计定型,1980年生产定型,大量装备部队。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气管直吹式导气装置;短闭锁片强制闭锁和滑脱开锁式闭锁机构;采用卡将机身与枪架连接;采用60发开式弹链节/箱供弹,实施连发射击;平射瞄准具为准星照门式,立框式标尺,高射瞄准镜为间易光学缩影环形瞄准镜,放大倍率为2倍。
81式7.62毫米轻机枪
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个班用枪族中的轻机枪,它与81式自动步枪构成班用枪族,81式机枪
有65个零件通用。1981年设计定型,大量装备部队,是中国的主力轻机枪。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闭锁方式为枪机回转式;采用击锤回转式击发机,可以半自动单发和连发射击;采用75发弹鼓供弹,其攻弹具能够与81式自动步枪的30发弹匣互换。
85式12.7毫米高射机枪
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二代高射机枪,1985年设计定型,大量装备部队。该枪是在77式高射机枪的基础上简化机构,进一步减少质量而成的,两者的核心部件和性能基本不变。
95式5.8毫米轻机枪
95式班用枪族中的轻机枪,它与95式自动步枪构成班用枪族,已陆续装备部队。枪族内自动机组件完全通用,步枪与轻机枪之间通用件占很大比例。该枪采用无托式结构;自动方式为导气式,机头回转闭锁,可单、连发射击,供弹具有30发塑料弹匣和75发快装弹鼓两种,机械瞄准装置照门为觇孔式。配有降噪音、降火焰的膛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