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群老头坐在村东头的大柳树下乘凉。年轻人这时候都在家睡午觉,这老年人的觉少,在家闷得慌,便都每天凑到这里来闲聊。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从三国扯到水浒传,又从水浒传扯到文化大革命,一会儿又扯到去世的李松鹤。王成志大爷坐在这群老头的最中间,当话题说到李松鹤时,他来了精神:“李松鹤他爹在的时候,家里光地就一百多亩。连咱西边的董家铺都有他的地,人家在县城还有买卖,那可是当时响当当的大户人家……”
坐在王成志身边的刘四爷爷好象耳朵也不背了:“不是一百多亩是二百多亩!”
“没有二百亩,顶多一百五十亩!”王成志辩解道。
刘四爷爷说:“我给他家做过长工,我还不清楚?”
王成志着急了:“你给他家干过活,这我知道。我还给他家放过牛呢?他家的地就是一百五十亩,我都听东家说过!”
“什么东家西家?你的封建残余思想还没消灭干净,还有封建主义的影子!”刘四爷爷激动得声音有点颤抖,旁边的几个老头都笑了起来。
刘四爷爷又说:“凤翔,你说他是不是还得改造思想?”
刘凤翔老大爷笑着说:“四叔,啥年头了,还封建残余?我们这辈人是从封建社会走过来,可现在哪里还有封建的影子?你们俩也别犟了,管他是一百亩还是二百亩呢,李松鹤他爹早就死了多少年了,现在连李松鹤也死了,你们还在这争论他家有多少地呢!甭管他家有多少地,就是有一万亩,土改的时候也分光了,这些都过去了,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俱往易,属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刘凤昌老大爷是刘凤翔的本家兄弟,他在一旁笑道:“哎呀,我的哥呀,刚才刘四叔上纲上线弄出个封建残余来,你这会儿又把毛主席诗词搬出来了,哈哈,哈哈。”
“笑什么笑?”刘凤翔生气地说,“你敢笑话毛主席的诗词,毛主席在天之灵也不会饶你!笑话我可以,可我不许你笑话毛主席。哼,要是没有毛主席,你现在还跟着你娘要饭呢!”
王成志说:“你哪壶不开专提哪壶,虽说人家是跟着母亲要饭来咱村的,你也不能整天抓人家的小辫子不放。凤昌他娘都去世十几年了,你也不能说现在还跟着他娘要饭,是吧?”
刘凤翔一瞪眼说:“反正呀,没有毛主席,他现在不跟着他娘要饭,就是跟着他儿子要饭。毛主席就是最光辉最伟大的,他嘲笑毛主席的诗词……哼,就是不行!”
刘凤昌说:“我哪敢嘲笑毛主席,我是笑你整天把毛主席挂在嘴边上。”
“听见没?反动!”刘凤翔指着刘凤昌对王成志说,“他说我把毛主席挂在嘴边上,这像话吗?应该说我这是歌颂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