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战友式亲密
秦晓瑜也反过来鼓励我:“班长,你是好样的!我听说,团里和师里的文化考试,你都顺利过关了,前途一片光明啊!我知道,你这个人很有志气,干什么都不拉后,你会考上大学的。到时候,我来祝贺你。你也要争气,为我们九个女兵争口气!”
我坚定地回答:“我会的!秦晓瑜,你告诉她们,我肯定会给你们争口气!”
秦晓瑜调皮地说:“野蛮分子,我记住你这句话了!”
我离开军里那一天,她特意来送了我,帮我拿着复习用的高中书籍,还把我送到了军里的班车前。
班车出发了,她也没有走开,还一直站在那里,目送着我离开,还不断的招着手,一直到班车看不见了为止。
从那天开始,我们真的建立了通信联系。
我们天各一方,相隔一百多里。
我在原来那个大山沟里,一边参加训练,一边抽空复习功课,做高考前的冲刺;她在军里射击队,也是天天没白没黑的训练,有时甚至晚上都还要拿子弹来“喂”。
因为夜间射击也是一个重要的训练和比赛科目,她们需要加紧练习,增加基本功,把技术水平赶上去,绝不能输给别人!
优秀军人的上进心,是无法用词语来形容的,在男军人和女军人身上,永远不服输的劲头,都是一样,秦晓瑜这个鬼丫头就更要强了。
一到礼拜天,她还要洗衣服、洗被子,偷偷的打扮自己。
她还是那么爱美!
这种女孩子特有的天性,根本就改不了。就是在新兵连那种残酷的环境下,她都没改多少,何况现在到了管理相对松散的射击队了!
每个月,她在给家里写两、三封信的同时,真就没忘了给我写一、两封信,而且月月坚持下来了,一直到我们示意分手。
当然,信的内容都是“战友式”、“同志式”的,大多数是介绍她在射击队的训练情况,还有她的比赛目标和个人理想,有时候也顺便介绍一点她和其他战友的故事。
射击队的风闻趣事,也偶尔在简短的文字中透露出来,让人看起来真的很真诚、很朴质。
她小时候很顽皮,没有好好的读书,文化底子较差,错别字难免,而且每封信都写得很短,顶多也就一页纸,逻辑顺序也不太好,都是随意而来。
就是这点“能耐”,大部分还是在新兵训练时学到的,因为那时连队开始补习文化,让战士们受益匪浅。
看到她写的这些粗浅的文字,我就更觉得她的纯真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