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1 / 2)

鬼子和泰森两兄弟一个看小说,一个听课,没戏。其他几个今天下午好像神经错乱了似的,一下看书,一下发呆,估计自己都搞不清自己在搞什么,好像也没戏。突然他发现汪富眼神有点不对劲,爱往左边扫,扫得很快,做贼似的,大概这就是传说中的贼溜溜的眼神了。他不动声色的观察了几分钟,原来这厮注意那个叫段小樱的女孩,段小樱留一头长发,清秀漂亮,那女孩似乎收到了这无线信号,正在解码,和胡芳两人说笑,不时往汪富这边看看。韩信瞥他一眼,一声冷笑。

汪富心里有鬼,摸摸下巴上的青春痘,强作镇定,骂道:“靠,别那么阴好不好,吓死人。“

“你的眼神亮度太高“韩信模仿这他的语调说:”平均一分钟发射两次信号。段小樱正在解码中,要我帮你牵牵线吗?“如果小孩子掏大人的口袋是很开心的,那么看穿人家的秘密也是相当快乐的事情。

“我知道你一点都不喜欢段小樱,你正在认真听课,汪富同学是吗?”姚华也及时发难。后面还赠送两声冷笑。

“缩头乌龟,金刚之耻。”元老在自己座位上埋头作酷毙状,慢慢吐字,如果他此时从身上抽出一把竹片之类的出来,那一定像个大侠。金刚之耻是元老最新的专利发明,谁的行为稍稍白点,他都以此相赠,十分大方。

“你还不是喜欢那个胖妹,叫什么?段小樱边上那个,袁园,喔,傻大姐。”

姚华一下抓到两个现行的,心想这个星期不怕没话题了:“早该如此坦率嘛。“韩信的家就在这小镇上,小镇名字体现出中国人一贯的虚伪,叫仁义镇,用元老的话说叫“恶人谷”更实在些。一条破破烂烂的公路从小镇穿过,镇上的居民以做小买卖居多,有着小商人的小气,讲究实际和小聪明,汽车在公路上扬起的黄土,弄得小镇天天都是灰头土脸,屋顶上更是一层厚厚的黄土。韩信并不喜欢这个肮脏吵闹的地方,小学时,每次老师要求写《可爱的家乡》时,总是很无奈。

韩信的母亲在市场上摆水果摊。父亲却不简单,是个十项全能的天才,头脑灵活,养过鱼,卖过豆腐。还是个木匠,兼泥水匠,还懂机械电器,家里有碾米机,磨粉机,镇上有修补,装修什么的都会叫去帮忙,大概除了杀人放火,什么都干过了,可惜在这小镇里,十八般武艺精通,狼牙棒舞得呼呼生风都没什么收入,用韩信私下的话说就是什么都会,就是不会赚钱。

因为老子有动手的能力,遗传到了韩信手里就成了手痒的毛病,这小子自小就爱拿把起子,钳子去鼓捣那些闹钟啊收录机啊什么的,一般人是把坏的东西修好,韩信反其道而行之,常把好端端的东西修坏,好在零件都不会弄丢,而且常常还多出几个零件来,为此小家伙没少挨揍。

动手的好奇心被打怕以后,小韩信的兴趣就转向了书本,上小学是他的成绩很好。这时求知欲就像十七岁时的性欲一样旺盛,自然,也同样的逃不了被压抑的命运。小山村里读物太少,于是,各种旧报纸,杂志,以及各种角落里能翻得出来的碎纸片都让这小东西如获至宝,,大人们常搞不懂这奇怪的孩子,因为他们常常骂他:

“那么脏的纸片都要拿起来看,

其实孩子根本就没看到脏――一个脏脚印或是一抹灰尘,他看到的是另是一个动人故事或是另一时空的战争。

这大概就是世界观不同吧。

日积月累,这小子就成了博学家,以一当十,理论头头是道,什么都能够言之,只可惜当年的动手能力被打掉了,所以他不会做菜,但却叫郭母做菜时要起锅时才放盐,说是这样碘才不会减少。不会洗衣服,却懂得去墨汁血渍之类不知从哪里学来的雕虫小技。和他爷爷谈起三国水浒来,口沫横飞,一老一少都手舞足蹈。没出过远门,却天上地下全知道,大人讲什么都能插上两句,父母见儿子聪明,私下很高兴。心烦了,就叫他一边去,骂他郭半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