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节课是数学课,教数学的李老师是个壮实严肃的老头,五官端正,写一手整齐方正的粉笔字,和他的性格一样规矩端正,象数学一样绝对正确。
韩信在门口喊声:“报告!”知道这老头比卡斯特罗更善于发表长篇演说,忍不住把右肩轻靠在门框上,低头偷偷打个哈欠。
韩信常常在上课铃响过几分钟后,匆匆赶到。他身材修长,头发蓬乱,如果他把头发梳理整齐些,你会看到一张清秀白皙的脸。小时候,伙伴们都叫他大将军,或是假元帅,怎么损怎么叫。他就跟他爸闹着要改名,说怎么给他起一个这样的名字啊,他爸说,韩信好啊,旷世奇才!汉朝开国大将军呢,振臂一呼就是千军万马,多威风啊!韩信倒是很实在,说还千军万马呢,你倒是先给我个一军一马吧,光知道封将军。他爸就又给他大谈韩信如何了得如何传奇,韩信觉得这哥们还不错,不丢自己的面子,就敲诈道,实在不行,给我做个木的也行。他爸手巧,不久就给他弄出一个木马和木人来,像模像样。从此韩信拥有兵马实权,不提改名之事。后来伙伴们也觉得这小子并不五大三粗,倒是有点文弱,怎么看都不像将军元帅之类的,就还叫他韩信。
李老师果然即兴发挥:“同学们呐,我们现在都是初三的人了,有些同学呢就是不自觉,……”“有些同学”在门口又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前排的两个女生偷笑,又恢复作聆听状。
“还有三个月就中考了,这意味着什么呢啊?这意味着努力就会进好的高中,进好――的大学……韩信你语文好,我知道,但是偏科呢是不行的啊,我们走路都是用两条腿的嘛,你现在是一条腿在跳……”
李老师还没有老透,终于记起自己是在上数学课,收拾起演讲的激情,继续上课。韩信成绩也还算不错,总的来说还算是个好学生,好学生都有个弱点:敏感懦弱,因为人总是爱听好话的,好学生充分享受了这种虚荣,也就埋下了祸根――常此以往,就会很在意人家怎么说了,自然就很容易脸皮薄了。可是脸皮薄在这个时代是最不合时宜的,要知道现在可是个人人不要脸的时代,大家都偷读《黑厚学》《三国演义》,生怕自己心不够黑脸不够厚的。不过,因为常和另外七金刚混在一起,他身上多少有点流里流气,这书呆子气就被中和了不少。而且韩信看过《红楼梦》,学会了王熙凤的“目中无人”,所以在众人的注目礼中并不象宁府的女人一样慌手慌脚。
他爱看各种千奇百怪的书报杂志,所以语文成绩很好,在《初中生》上还发表过几块豆腐块。教过他语文的老师常常称赞这个聪明的男孩子,引为骄傲,名师出高徒嘛。初一时,一向严厉的吴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夸他的作文,问他是不是经常练笔的,叫他记日记,多写写。热情洋溢地预言他将来肯定会成为一个作家。这热情象非典一样马上传染了他,让这小子激动了一整天,当晚失眠,有如第一次亲女孩般激动。许下心愿,将来一定要成为一个大作家,开始记日记练笔。还想将来出书了,第一个把书送给吴老师。当晚做梦,盘算着几百万稿费怎么花,满世界的送礼物。
韩信走到后排自己的座位,七大金刚都是笑脸相迎,满脸的幸灾乐祸。
他把书抛在书桌上,对李小东说:
“天天都是那两句,也不会换点新鲜的,悲哀。今天算开恩了,我还以为又会站到不朽呢。”
“《战争与和平》看完没?”后面姚华的桌子在推,韩信上身摇摆,像是被人摇动的一棵树苗。
“昨晚通宵看完了,给你……“韩信从桌子底下伸过书去。
后面忽然伸过来几双爪子,汪富在李晓东后面,近水楼台抓住书的一角,老鹰抓住硬壳封面,元老虎口咬住书的腰身,姚华料不到一下涌出这么多抢劫犯,只抓住书的一角,看来这书和商鞅一样会被分尸,急中生智道:
“白痴们,这不是武侠小说。“
“后面那八大金刚,你们又在搞什么鬼啊?拔河啊!”李老师往这边看着,前面的人都回过头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