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卡门之鹰> 小说中明星武器介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小说中明星武器介绍(1 / 2)

中两大主角武器:

29与f-16:冷战期间苏美两国最著名与最具代表性的前线轻型战斗机,都曾在航展上大出风头,因为价格相对重型战斗机便宜,所以大量出售给财力不雄厚的国家用于局部战争堪称苏美双方的“国际战斗机”。

米格29:

米格-29(mnГ-29,英文写成mig-29)是前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实验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高机动性战斗机。预生产型飞机于1979年10月首飞,1982年投产,1983年开始装备部队。米格-29战斗机的基本作战任务是,能在任意气象条件下和苛刻的电子干扰环境中、在全高度范围和以各种飞行剖面摧毁距其200m~60km范围内的空中目标。所以它最适合于空中优势和近距机动空战;其后期的一些型号也可以进行空对地攻击和进行近距空中支援,对付地面上的活动或固定目标。1978年美国的卫星曾从试习基地拍摄到该机的照片,北约一度称之为“拉明”l。后来北约给与的正式绰号是“支点”(fulcrum)。

米格―29是与苏―27平行研制的,当时规划这两种战斗将构成一个新的战术航空系统。该系统的任务是确保空中优势并承担所有前线作战任务,包括对地攻击。原设想苏―27重型战斗机在系统中是能满足各种要求的主力机种,而轻型战斗机米格―29则是作为补充的辅助性矾种,但进入设计阶段后,米高扬设计局力求使米格―29多承担任务。因此,到1981年该机已成为一种“微型”前线战斗机。也就是说,米格―29同时具有优秀的格斗能力和对地攻击能力,可以单独自主地用于作战,只是作战半径有限。1982年,米格―29开始在莫斯科和高尔基的工厂投入批量生产,1983年6月交付部队试用。其装备部队的时间比苏―27早约3年。1988年,米格―29在范堡罗航展上首次公开展出。1986年开始,先后向古巴、前捷克斯洛伐克、前东德、印度、伊朗、伊拉克、朝鲜、波兰、罗马尼亚、叙利亚、前南斯拉夫和马来西亚等国出口。

米格―29装有先进的机载设备和武器系统

其火控系统包括脉冲多普勒雷达、光学雷达、头盔瞄准具和火控系统计算机,自动化程度高,抗干扰能力强。该机可携带p―27雷达制导中距拦射空空导弹和p―60、p―73红外制导近距格斗空空导弹,还可携带57毫米、80毫米、240毫米火箭弹。最大武器外挂量为3000千克,装有1门30毫米航炮。动力装置为2台克里莫夫设计局的rd―33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千牛,加力推力千牛。

米格―29的主要技术数据:

翼展米,机长米,机翼面积38平方米;正常起飞重量1524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8500千克;海平面最大速度1500千米/小时,最大马赫数,实用升限17000米,航程1500千米(不带副油箱)、2900千米(带1个500升、2个800升副油箱),起飞滑跑距离250米,着陆滑跑距离600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