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正喝酒间,小环一路小跑,赶进来。气喘着道“小少爷,曹大人来了。”
周瑜一听,古人诚不欺我,说曹操曹操到。郭嘉、文若也从周瑜那里知道曹操所来为何,但也忍不住叹到周瑜的才能。看来曹操之所以来的这么快,真的是如周瑜所说替袁绍道歉来的。
曹操一进院门带者点他那特有的威严俊貌。(美中不足的是矮了点)“今日本官特来打扰,打扰。”说完拱手道。曹操只和其中的颍川名士文若熟悉,深知其谋略。所以以礼相带,至于他的兄弟周瑜和郭嘉。他不是很清楚,不过还略有耳闻,知道周瑜在洛阳的善名和琴技的高超,早在九岁时,所弹的哀乐就能让人闻着伤心。至于他的才能,也只是听文若所说的,但看起来他还只是个孩子,最多也就是将来才能不凡。郭嘉对于曹操来说还是有点熟悉的,是蔡大家的弟子之一,曹操毕竟也曾从师蔡邕,自然是知道的,听闻他善谋。连蔡大家也自叹不如。
曹操拜礼,周瑜也只能跟着大哥、二哥拜道。
“今日之事想必周公子早有所闻,其中有所误会,操特来代袁大人恳请周公子不要将此事放在心上。”曹操端坐下来后,直接开门见山。虽然对方只是个尚未加冠的小屁孩,但是还有两个才子哥哥,曹操故而谦逊、亲切的自称为操。这样的恭谨让郭嘉、文若心中起了涟漪,郭嘉暗道曹操的气魄果真了得,对大哥这个世家也就罢了,连对自己这个寒士也如此客气,真是明主也,他日若有所势力必然相投。
周瑜听后,口中只能喊“不敢,不敢,大将军、袁大人和曹大人等几位大臣为天下百姓劳苦奔波,我等没能帮上忙,深感惭愧,怎敢在添些乱子。何况曹大人不以周瑜微小,替周家护院说情,应该是瑜感激大人才是。”周瑜向曹操敬了一杯,不留痕迹的拍了曹操一个马屁。周瑜言罢转头看向漏出赞赏神色的郭嘉,知道了二哥心有所想,恐怕就这一句传出去就收买了天下寒士。要不未来怎么成了袅雄了呢!
曹操哈哈大笑,心中有些得意起来,心想自己干的真的是几场大事,这宦官之祸、党禁之争、黄巾之乱,头等的三件大事,自己除了党禁时,还小,没帮忙,其他哪件也没少帮忙。党禁在黄巾之乱的时候就解禁了,黄巾之乱自己带兵斩杀张宝、张梁俘虏万余贼人。如今这诛宦官之举,自己也掺乎在里面,想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也不会有问题,到时自己就平步青云,想想就觉得前途一片光明。
心里虽然这么想,但曹操嘴上可却说“哪里哪里,再说周家护院确实了得,有虎将风范,而我也只是尽些微薄之力,比起……”周瑜这一恭谨可不好,就等于打开了曹操的话夹子,什么身为大汉之臣云云。说的文若、奉孝也跟着慷慨激昂起来。
周瑜知道曹操的来次目的也就二点,一是袁绍所拖的事,二就是趁机给自己兄弟三人留下好的印象方便以后被他自己所用,当然自己年幼,还为出冠加冕,没什么名气,看来主要是冲着大哥、二哥而来。
曹操见文若、奉孝皆被自己所言有所动,惟独最小的周瑜一幅若然无事的样子,笑着看着自己,看的曹操头皮直发麻。
“不知道奉孝、周瑜今后…”曹操之所以没问文若是因为文若一被袁绍推举作为孝廉守宫令(永汉元年(189),举孝廉,任守宫令,掌管皇帝的笔、墨、纸张等东西。因为剧情需要所以提前一下。)所以没问。把主意打到了另为两人身上。曹操也不是愚昧之人,刚才自己说的那么慷慨激昂,保家为国。也看的出奉孝有所动,而周瑜却不在乎,可能是年纪小,还不懂这些,也就是说自己今天至少能得到文若和周瑜的人情,还能得到一个奇才奉孝。心中顿时大乐。
奉孝看了一眼不在意的周瑜,暗道这个三弟又玩什么鬼把戏,自己的奇才之名应该给他才对。“曹大人,嘉学识尚浅。”这话就是说自己暂不出山。说郭嘉不为所动那是假的,学习这么多年来为的不就是能治理一方,对国家有些建树,留传千古,郭嘉也看的出来曹操的才能,也料定周瑜刚才所说的话不假,他这种人起是久居人下的人。所以暂时不为所动,等到袁绍和他一战之时自己在去帮忙。三弟也说过,做锦上添花的谋士那是二等的,做雪中送炭的谋士那才是一等,这样才能更加的对自己有足够的重视。
周瑜此时心理却暗道曹操爱才之心当真三国中无人可比,对自己和二哥一白身也如此有礼,放在哪个寒士面前都要感动一番。“曹大人,瑜才略更别说了,除了风花雪月行,其他一窍不通,只会误国。”
曹操一听心中顿时有点受伤了,自己这么推心置腹,周瑜不来也就算了,郭嘉怎么也拒绝自己。又一想没准郭嘉是考验自己没准多时就会去寻自己在手下谋事。对就是这样。曹操豁然开朗起来。
三兄弟哪知道曹操想的什么,见曹操表情丰富的不得了。要是让周瑜知道曹操所想定会奇叹他赶的上后世一个叫鲁迅的大作家写的小说里的啊q了。
“无妨,无妨。”曹操自然又回复刚来时面带笑容的表情。
曹操又饮罢几杯便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