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的襄阳,依旧如往常一般平淡。
襄阳,自西汉高帝六年始建至今,历经了无数战火的洗礼,却一如既往的热闹。因其三面环水、一面依山、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想当年收复襄汉六郡之战和镇守襄汉之战,不但成就了岳武穆不朽的功勋,更是成就了襄阳“铁打的襄阳”之名,后世更命之为“华夏第一城池”。
襄阳城内南北贯通一条威武道,连接南门威武和大北门朝天,东西横卧两条大道,分别连接长门、西门与长门、小北门,其间更是纵横交错着无数小道。亭台楼阁点缀其间、春楼酒肆各占华颜,但这大多居于北门;南门外常历兵戈,虽小打小闹的骚扰于襄阳城而言,无异于蚂蚁捍象,于城中百姓而言,更如同早起伸个懒腰一般平常。但在南门,却多是贫苦人家居住,望下去便是鸟笼窝棚星罗密布、贩夫走卒往来不穷。
此时南门外,护城河边,一个浑身脏乱的老婆子领着一个头发凌乱、满脸泥污、正忘情地啃着烧饼的小女孩儿一步一步走了进来。
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话一点都不假。先不说这一老一少是什么来头或是有什么背景,就说这一老一少此时这身装扮在芸芸众生眼中的形象却各有差别:有的讨厌、有的深恶痛绝、有的可怜、有的感同身受、也有的当作没有看见。但在乱世中苟活着的人习惯了承受、习惯了漠然、习惯了躲躲闪闪,更习惯了“个人自扫门前雪,不理他人瓦上霜”的日子。
各位看官或许会问,那人心何在,天道何在?那我告诉大家,天道自在人心里,人心却在人心外!这个世界并不是谁都没有良心,也不是谁都有良心,最多的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叹,无论这话是真是假、是虚伪还是坦诚,总之都是一种对世事的无奈。徐春妮不知道跟在她身边的小女孩是谁,就如同收留她的那个老婆婆不知道徐春妮是谁一样,她们都是苦命的人,或许正是苦难才将她们联系到了一起。
如果一个人的记忆就这么没了,忘了幸福也忘了悲哀,该说是幸还是不幸?
徐春妮不知道,因为她已经忘了,她只记得自己叫徐春妮,跟在自己身边的孩子却是她自城外拾来的。老婆婆问不出个所以,也只能黯然落泪,幸得这女孩子倒也机灵,打整一番确是俊秀非凡,只可惜是个哑巴,连哼哼唧唧都不会的哑巴,或许受了什么打击而致忘言的吧,老婆婆如是想着。
可是就在老婆婆准备离开的时候,徐春妮却拦住了她,从怀里掏出一大叠银票递了上来,更让老婆婆吃惊不小。原先见得徐春妮“母女”俩的时候便觉察出她们的装束可疑,身上的衣物质地并不像是一般穷苦人能穿得起的,才想起自己也是家道中落才走到这一步,深谙从天上掉落深渊的打击是多么的痛苦,于是才感同身受的将其“母女”两个收容下来。此时见得这么多的银票,更是料得自己先前所想不错,于是便安抚了一番徐春妮母女俩,口中叹息着出去了道:“也不知道她们家遭遇了什么样的大事,竟使得母女俩一个失了忆,一个忘了言?真是可怜啰!”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徐春妮的记忆也慢慢的恢复,记起了诸多事情,却是忘却了很多事情。她记得自己嫁给了屠氏,有好几个儿子,后来深夜逃跑,再后来被困雪地,自己便昏死过去,最后却在一个大荒原中醒了来,在迷迷糊糊中走了好些天才来到这里,身边的这个女孩在什么地方拾到的自己也是记不起了。老婆婆见徐春妮渐渐有些恢复,虽然她讲的这些事情完全接连不上,可是老婆婆也没多在意,或许她不记得那些伤心的事情会好一些。
这些日子她一直陪在徐春妮母女身边照顾她们,此时见得徐春妮醒来,便把那日徐春妮迷迷糊糊中交给她的银票尽数还了徐春妮,还说当时只是见徐春妮迷糊得很,失了便没生计,于是才替她保管着,此时徐春妮醒来便要还回来。徐春妮本是小村子里的人,哪见得银票这东西,再说当时若不真是大户人家,还真的见不着银票这东西,自是不认识,连忙说不是自己的,百般推诿。
老婆婆见状,还道徐春妮脑子尚未清楚,便又收了回去,和徐春妮扯些家常往事,希望她能早日恢复,此时徐春妮才知道原来这老婆婆姓黄,苏州人士,家里本是茶商,再后来便又说到伤心处,二人不禁又是一番唏嘘。再说那小女孩儿一直不说话,老婆婆问徐春妮自己的女儿叫什么,徐春妮也说不上来,她只记得自己有几个儿子,并无女儿。
说得老婆婆又是心中泛酸,想起自己的小名儿,便给小女孩儿命名为“昭儿”,不想二人一唤“昭儿”,那小女孩儿竟能应声,只是不能说别的话,老婆婆心中一惊,暗呼机缘,难不成这女孩儿以前就唤着“昭儿”或是什么的。
徐春妮的身体好了些,也便跟着老婆婆织点粗布,做点针线活,陪老婆婆说说话什么的。可是和老婆婆聊得久了,便越来越觉得自己有这么个女儿,自己竟给忘了,又打量着在一旁玩耍的“昭儿”,确实心中喜欢,于是心中便认了这个女儿。
日子又是一天复一天,昭儿也是越来越活泼,徐春妮也是让黄老婆婆用银票换了些银两,买个个小屋,带着昭儿住了进去,又到作坊找了个活计,也算是安定了下来。
可是徐春妮却始终觉得心里一直有什么东西在牵挂着,但就是想不起来到底是是什么,只能是心中烦恼,不过昭儿整天像个雀儿一般在自己身边翻飞,倒是去了不少忧愁,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昭儿总是不开口说话,也正是这一点让徐春妮老觉得心中记挂着什么!